来源:21世纪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0日
图:马云这次IPO会“收”多少钱回去?(MatketWatch)
在阿里巴巴启动IPO路演的时候,董事局主席马云写了一封公开信给潜在投资者,提示他们耐心一些,考虑清楚:对于马云来说,这些投资者只排在第三,落后于客户甚至员工——或者说,潜在投资者们将排在第四可能更准确,因为这位中国大陆的新任首富忘了把自己包括进来。
如果你审视马云在公开市场和私人控股之间转移资产的行为路径,会发现早期那少数股东漏失了这家中国电商巨头所创造的的巨大财富。而这,不过是通过亚洲旧时代大亨们的常用方法实现的:高卖低买。“脸皮更厚”的是,他们准备第二次卖出。
对于美国投资者,阿里巴巴需要写封关于自己的介绍信,然而在香港不需要——阿里曾在香港上过一次市,它最先发展起来的B2B业务(alibaba.com)于7年前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如果看了阿里巴巴在最新招股文件里陈列的公司历程,你也许会有点吃惊。它在香港上市时,当周恒生指数达到创纪录高点,阿里B2B顺势成为自谷歌后规模最大的一起科技公司IPO——现在这甚至不值得一提了。
也许因为那是阿里巴巴急速发展过程中一段奇怪的,不太成功的时光,上市一年后,阿里B2B业务的股票价值缩水55%。经过一系列令人失望的财务业绩和贸易丑闻后,其表现也没什么改善。最后在2012年,阿里B2B业务退市,不过,由于私有化时匹配了IPO发行价,股东们至少把钱收回来了。
马云提醒投资者耐心等候,以便于管理层创造长期的股东价值,不过这样的提醒在阿里巴巴魔法般重新出现的时候,将显然成为一句空话。更有甚,这场IPO——高达243亿美元的募资额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起IPO——将会把已经在中国富豪榜顶端的马云推得更高,而只有早期的投资者,如占股34.1%的日本软银,占股22.4%的美国雅虎,才会真正得到快乐。
为了说明在2007年买入阿里B2B的投资者如何受到了凄凉待遇,我们将之对比一下其他两家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和腾讯。
腾讯和百度的创始人在中国大陆富豪榜上仅落后于马云,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Bloomberg Billionaire Index),他们的净资产分别为166亿美元和163亿美元。马云现在处于榜单顶端,净资产达到219亿美元。
然而突出的差异在于,百度和腾讯的IPO投资者和他们的创始股东一道挣了大钱。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