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冯欣楠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4日
最近,新洲海华塑料有限公司老板邱海燕,正在为4月份广交会上拉到的合同而忙碌。昨日她表示,融资一直是心中之痛,“曾为了找担保公司贷款,跑过15趟而未果。”
海华塑料是家生产塑料日用消费品的企业,产品有浴帘,塑料桌布等,10多年来主营出口,年出口额约300万美元。这行拼规模,全国几百家同业,“排头兵”年产值2-3亿元,基本在沿海地区,海华是湖北省内唯一存活的同类企业。
由于地处远城区,尽管有土地等固定资产,邱海燕想贷款很难。平时融资,或通过担保公司,或找亲戚朋友帮助。去年3月一笔老贷款快到期,邱海燕跑到担保公司续借100万元。从3月份奔波到5月份,担保公司都没批。后来适逢国家出台新政策,海华符合“受惠”范围,才顺利从银行贷款2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担保公司解释,并非因为海华贷款额度低而将其置之门外,考虑到其专做外贸出口生意,受金融危机影响重,属于主要风险控制类别。“作为企业,我们也要考虑成本,生存是第一位。”
湖北省武汉信用担保协会有关人士表示,江城专为中小企业担保的机构有十余家,但规模都不大,“质量”不佳,大项目承当不了,小项目怕风险不愿接,位置有些尴尬。
武汉信用风险管理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这家公司旗下,还有2家市属国有担保公司,去年为中小企业担保额在15亿左右,可算全省最大的信用担保机构。可是,3家注册总资金共7.8亿元,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单笔担保额度最高只有7800万元,如果有企业单笔贷款超过这个数目,就无法承接。信用风险公司负责人透露,曾有企业搬迁,需要贷款1亿元,超过其7800万元的限制,只能看着生意旁落。
资本金规模不够,不仅不能给企业贷款,在银行面前也缺乏话语权,无法降低业务成本而造成担保费用高。受规模影响,信用风险公司旗下的担保公司在银行的保证金曾达到保额的20%,整合后降到10%。“如果我们的盘子变大,这个费用降到5%,从而整体减少成本,企业交给我们的担保费用也有望降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