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钟建雄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8日
本站讯 兴国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人口80.91万人,目前,贫困人口14.39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7.79%,县辖25个乡镇,304个村民小组,贫困乡镇占1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40元,低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41元。
近年来,兴国县金融机构积极筹措信贷资金,加大对农村及其扶贫开发项目的信贷投入,截至2013年底,全县各项贷款余额655582万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为430781万元,比2012年末净增90110万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0.08%,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加大央行信贷资金扶持力度 首笔支农再贷款取得实效
据了解,人民银行兴国支行实施了倾斜性的信贷管理政策,拓展信贷增长空间,积极向上级行争取央行支农再贷款资金,加大对当地扶贫开发工作的信贷支持力度。
2013年,人民银行兴国县支行向兴国县新华村镇银行发放了首笔支农再贷款2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当地农村扶贫开发所需资金。截至去年底,兴国县新华村镇银行贷款余额9592.99万元,其中,涉农贷款8689.24万元,帮助398户贫困农户通过银行贷款资金走向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加大对农村土坯房改造支持 助推农村居住环境改善
人民银行兴国县支行审时度势,把支持农村土坯房改造列入当地扶贫开发信贷支持重点,及时召开全县金融机构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了《兴国县金融支持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信贷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支持目录,加大对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13年底,全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贷款1194.6万元、余额1107.2万元,帮助365户农户完成了危旧土坯房改造成,入住率达100%。
金融支持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贷款壮大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截至目前,全县规划新建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点55个,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精品建设点130个,较好地改善、美化了当地农村村容村貌,大大地改善了农村农民居住条件,整体推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大对农村合作组织的扶持 带动农村农民收入提高
兴国县是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三方评级试点县,人民银行兴国县支行以此为契机,把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当作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切入点,协助上海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制订《兴国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级实施方案》,开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级活动,并制定实施了《兴国县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指导意见》,推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评级+银行授信+信贷”的信贷产品,引导辖内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合作组织的信贷投入。
截至2013年底,全县已有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户农业大户获得信贷支持,金额累计600余万元,支持入社农户7600户发展农业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值3300余万元,农业产值比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前增加6000万元,带动农民致富5390户, 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320元。
加大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升级 农村扶贫开发后劲加强
据悉,兴国县金融机构牢固树立服务为重、民生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加大对扶贫开发领域的信贷支持,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系,以加强金融服务升级为形式,以创新金融信贷产品为手段,以农业、农村、农民的民生项目为载体,加大对农村及其扶贫开发项目的支持,并先后推出、完善了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农村特色优势产业贷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信贷品种,积极为农业开发、进城务工农民、农村贫困家庭弱势群体等解决生产经营、生活、住房等方面的资金困难。
截至2013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余额430781万元,占贷款余额34.74%,重点扶持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生猪、灰鹅、红鲤鱼、花卉、脐橙、杨梅等养殖种植业发展,帮助支持了2.4余万户农民脱贫致富。近三年,还累计发放了近3亿元贷款重点扶持山村茶油、绿宝米业、百丈泉等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同时,兴国县金融机构还注重“智力”扶贫,大力筹措信贷资金帮助“返乡农民工”进城创业、科技兴业,截至2013年底,全县发放再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等贷款余额3215万元,扶持了1.8万户农民进城创业或科技兴业,为扶贫开发增强了发展后劲。(赣州金融网)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