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1月中国境外IPO大减 中国企业赴美趋于谨慎

来源:新京报    作者:李蕾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1日

  本报讯 (记者李蕾)投中集团昨日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1月,中国企业境外资本市场IPO数量下降明显,1月份仅有9家,环比下降59%。

  仅1家中国企业登陆美国

  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11年1月,在境外IPO方面,除港交所主板6家中国企业实现IPO外,港交所创业板、新交所、澳大利亚证交所也各有一家中国企业实现IPO。在美国市场上,仅有BCD半导体1家企业登陆纳斯达克。而去年12月纽交所及纳斯达克共有8家中国企业上市。

  中国概念过热?

  投中集团分析称,今年1月份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大幅减少的原因在于美国圣诞节假期和中国春节假期对中国企业新股发行进度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因2010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爆发式增长,美国资本市场开始讨论中国概念股是否过热,一些分析师也开始质疑IPO中国企业估值的合理性,对投资者的判断产生一定影响;此外,美国监管机构对借壳上市公司的审查,以及多家企业遭遇的集体诉讼,也使得众多拟美国IPO的中国企业趋于谨慎。

  但分析师预计,美国市场将在3月份左右再次迎来中国企业IPO的高峰。

  ■ 回顾

  去年赴美IPO成潮

  去年中国概念股在美国为首的海外市场刮起一股旋风。据统计,去年共有42家中国企业在美实现IPO,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纽交所完成22起,纳斯达克完成19起,全美证券交易所1起,融资金额约40亿美元。

  据i美股统计显示,自去年搜房网赴美IPO的9月份开始到12月中旬,共有26家中国公司赴美IPO。尤以搜房、乡村基、学而思为代表的中国公司一度遭遇美国资本市场的追捧,当当优酷的IPO更是助推了这一高潮。

  去年12月8日上市的优酷,为5年来美国IPO当日表现最好的个股,上市当日涨幅高达161.25%。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概念股泡沫的争论,不少个股的冲高回落似也印证了此观点。10月26日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B2C第一股麦考林在IPO当日大涨56.9%,但随后冲高回落,一度暴跌近40%,此后股价萎靡不振。(李蕾)

  (新京报)

分享: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