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两大证券报评论:A股市场为何背离经济

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7日

  中国经济与A股市场为何出现如此鲜明背离现象

  ■实习记者 彭方正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0年全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GDP增长10.3%,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一大亮点。而自2010年12月以来,在国际主要股市大多上涨的背景下,中国股市连续重挫,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上证指数快速下跌16%。如此“熊态”不禁让广大投资者困惑:如果说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那么,中国经济与A股市场为何出现如此鲜明的背离现象?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次暴跌的主要原因有:

  一、从国际层面看,前期欧洲债务危机的不断恶化,导致避险资金向美元区回流,美元暂时性升值打击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从而重创了2319上涨行情的领头羊——资源类个股,极大的打击了市场信心。

  二、从国内层面上看,通货膨胀预期加剧了市场对未来紧缩货币政策的担心。最近一段时间,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和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显示出央行抑制通货膨胀的决心。在未来资金面偏紧的预期下,市场做多动能受到抑制。此外,通货膨胀控制的预期也导致2010年的明星板块——消费类板块持续下跌,进一步打击了市场人气。

  三、中小板,创业板高估值现象比较普遍。一方面由于部分股票的过度炒作,另一方面由于一级市场不断的高溢价发行,造成中小板、创业板普遍处于高估状态。泡沫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了大量做空动能的集中释放,加之此两类股票流通盘较小,流动性不足,进一步加剧其下跌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小板,创业板股票的惨烈下滑以及新股破发潮的涌现并没有阻止一级市场中的高溢价发行现象。如果高溢价发行状况迟迟不能得到缓解,中小板,创业板依旧难见起色。

  四、复杂多变的行业背景下,大盘蓝筹难“给力”。从估值角度而言,现阶段银行,地产板块较低的市盈率水平决定其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具备不错的投资价值。而短期内复杂多变的行业背景使得多方倍加谨慎。就银行板块而言,一方面,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了银行放贷能力,可能会导致其营业利润的减少;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央行逐步加强对银行业的宏观审慎性管理,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市场对银行再融资行为的普遍反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银行板块低估值的吸引力。就地产板块而言,居高不下的房价预示着未来政策面对房地产可能会有进一步限制措施出台。房地产行业未来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样限制了做多信心。

  五、年底效应的影响。由于年底各路资金需要结账清算并派发红利,导致一部分临时性做空动能的释放,同时,节前气氛导致各路资金暂时“偃旗息鼓”。

  展望后市,虽然国内未来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和偏紧的货币政策预期,但中国实体经济长期稳步发展的大环境并没有改变。加之随着各国央行联手购买欧元区国债的护驾行为,欧元债务危机阴影将会逐渐过去。同时,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效应将会显现。

  伴随着过量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美元有很大可能将会重新步入贬值趋势,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有进一步上升动力。而中国良好的实体经济环境和未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将会吸引国外资金的进一步流入。

  从技术面看,随着近期最强势的高铁板块的补跌和中小板、创业板高估值个股的重挫,杀跌动能得到快速释放,市场有望在2656缺口附近得到支撑,同时构形成1664,2319下来的第三低点,构筑新的上升趋势线。 (证券日报)

      上海证券报:A股走势背离宏观经济面的三点原因

  作者 乐嘉春

  作者系

  经济学博士

  去年以来,A股走势为何总是与我国宏观经济面相背离?这个问题业已成为国内外市场热议的一个话题。确切地说,A股的市场表现颇“不尽如人意”,与经济增长的亮丽数据形成较大反差。我国为何会出现“经济热”与“股市冷”的不对称现象?笔者试图从三方面解释原因。

  原因之一:迄今为止,A股市场与其说是反映了我国宏观经济面变化,倒不如说是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宏观政策面的预期变化与调整结果。这是导致A股走势背离宏观经济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0年我国经济表现是相当亮丽的,全年GDP同比增长10.3%,特别是四季度GDP同比增长9.8%,这预示着我国经济有望重返增长较快的阶段,尽管当前通胀压力仍较为显著。与目前我国经济高增长情况相比,A股市场在2010年全球股市排名中却位居后列,反差极大。

  A股市场之所以难以反映宏观经济面,是因为A股市场从来就只关注宏观经济面变动是否会引发宏观政策面的较大调整。例如,去年二季度,市场担忧下半年经济增长会出现下滑风险,甚至有人呼吁国家应当再度出台经济刺激政策。而四季度后通胀压力突然上升,增长较快的经济数据反而成为以紧缩政策抑制通胀的充分理由。这表明,迄今A股市场更关心宏观经济面变化是否会引发宏观政策面的较大调整。或者说,宏观政策面变动比宏观经济面变化对A股市场的影响更大一些。

  确实,尽管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依然稳定向好,但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回归常规和通胀压力重新显现,引发了宏观政策面的较大调整,特别是货币政策逐渐转向收缩,彻底改变了趋势投资者的市场预期,加剧了A股走势与宏观经济面的背离程度。A股的市场表现那么“冷”与宏观数据显示的经济那么“热”之间显得如此“泾渭分明”。

  原因之二:A股走势偏离宏观经济面是因为去年以来A股市场内部出现供求关系转变,导致资金面(场内外流动性)取代宏观经济面成为影响A股走势的重要因素。

  回望A股市场的历程发现,A股市场一旦出现供求关系失衡,A股走势往往会呈现下跌趋势。究其原因,乃是股票供给持续保持高位,影响A股市场的供求关系,场内存量流动性难以承接持续增长的融资压力,这是导致A股走势表现屡屡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目前统计数据来看,2010年全年共有531家公司在A股市场融资10275.2亿元,其中首发347家融资4883亿元,创下A股市场融资额度的历史新高。这势必会吸纳场内的存量流动性,导致A股走势不断承压,A股市场特别是大盘蓝筹股的市盈率水平被不断低估,与2010年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现象表明,在货币政策已经出现收缩的情况下,对资金面不断收缩的预期比宏观经济面对A股走势的影响更大一些。同样,正是A股市场内部供求关系的转变,加剧了“股市冷”难以与“经济热”相匹配的矛盾与冲突。

  原因之三:A股走势在2010年之所以表现欠佳,其实是市场交易行为的趋同性操作结果而已。与宏观经济面无关,趋势投资而非价值投资占据主流,也是A股走势背离宏观经济面的重要原因之一。趋势投资往往会根据市场趋势的变化进行交易,特别是根据包括产业、区域发展等在内的宏观政策面调整的预期变化进行交易。但是,趋势投资往往忽略了宏观政策面调整对宏观经济面实质变化的价值投资内涵,却更关注政策面调整引发的交易性机会。这种宏观冲击的交易模式,或者说趋势投资“试错—纠错”的交易行为,加剧了A股市场的震荡与波动,也促使A股投资者更关注宏观政策面调整带来的结构性交易机会,而不是关心宏观经济面本身变化可能带来的价值投资机会。

  当趋势投资而非价值投资占据A股市场主流地位时,根据宏观政策面变动而非宏观经济面变化进行股票交易,成为当今A股市场的一大主要交易特征,这也是导致A股偏离宏观经济面的直接原因之一。(上海证券报)


分享:

来源:中金在线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