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林紫晓 万政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7日
面对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入保险机制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
日前,笔者就有关进展情况深入采访发现,无论是食品企业还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都还缺乏认识,保险推进情况并不乐观。
进展不乐观
笔者在超市、农贸市场和居民小区走访了一些消费者,大部分人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一无所知,可见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并没有走进人们的视野中。
从保险公司投保情况来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推行现状也不乐观。据保监会有关人士介绍:“总体来看,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展缓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投保率不足1%,且多为食品出口企业。”
实际上,国家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近年来对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推行也多次作出明确规定。多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一直都是以“自愿参险”的形式存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张俊岩表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在我国已推行了7年左右,但由于不属于强制性保险,该产品的投保率不高。目前,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企业以餐饮行业为主,食品生产企业则主要以出口类企业为主。”
为何推行难
为何在我国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难度大?
首先,我国餐饮及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小型企业数量众多、流动性大,推广难度因而加大。据统计,目前,全国40多万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80%以上食品加工企业是10人以下的小企业或家庭作坊,不仅规模小,而且大多数设施简陋、工艺落后、内部管理水平低。
第二,法律法规支持力度不够。《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者销售不安全食品,除赔偿消费者的损失外,最多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食品制售者违法成本低。
第三,企业投保意识不强。目前,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未纳入强制保险范畴,仅仅靠企业自发运作,食品企业投保动力不足,难以形成充分保护受害人、覆盖广泛、偿付能力充足的责任保险体系。
第四,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保险费率难以计算。食品安全涉及食品采购、配料、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经营相关保险业务必须依托健全的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市场流通等领域的检验、监督、认证、追溯等基础体系,环节多、主体多、风险大。
渐进更有效
如何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强制还是非强制?专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结合国情,采用半强制的渐进式方式,即在已经成熟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率先开展强制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试点。
目前,保监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在按照国务院“强制保险试点”的要求制订具体落实方案,方案所要解决的正是投保面低的问题。
当然,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仅仅依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一个人战斗”。国际经验表明,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四大支柱共同发力,它们分别是立法、监察、安全培训和保险。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徐晓华告诉笔者:“目前,食品企业生产不规范的问题广泛存在,而保险公司责任有限,并不是什么问题都能保险。保障食品安全关键还得从生产环节入手,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控管理,一味强调保险的作用有点本末倒置了。”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