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崔启斌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尽管寿险业务有回暖迹象,银保业务出现大幅拉升,但这也无法掩盖银行系险企发力对银保渠道的冲击。北京商报记者昨日独家获悉,前5月银行系险企的银保业务格外抢眼,同比最高增长超20倍,而多家保险巨头这一类业务平均下滑达到20%。
银行系险企背靠强大的股东,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这让六大保险巨头感到有些鞭长莫及。银保同业市场数据显示,前5月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人保寿险的银保保费收入平均下滑幅度达到20%。其中,太保寿险同比下滑26.8%,新华人寿下滑23.4%,人保寿险下滑21.1%,中国人寿下滑18.2%,泰康人寿下滑15.5%,平安人寿下滑最少达到11.1%。长城证券将大险企银保业务疲软归咎于银行系险企的快速发展和渠道挤压。
在这些大公司中,不乏有对银保渠道依赖颇强的如人保寿险表现最为明显。据了解,在六大公司中,人保寿险曾经业务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银保渠道的铺设,前5月由于银保业务受挤压致使总保费下滑18.6%,而太保寿险虽然银保下滑明显,但由于其有强大的个人营销渠道,总保费同比微降不足1个百分点。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平安人寿总保费增幅最大,达到14.8%,在于其庞大的营销员团队,以及集团内部交叉销售的贡献,而其中银保份额较小,仅占总保费的10%左右。
在银保业务方面,银行系险企无疑成为排头兵,不过也有多家非银行系险企表现得可圈可点,如华夏人寿前5月银保新单保费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331%;天安人寿保费收入4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671%;瑞泰人寿保费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684%。分析人士指出,此类险企保费增长快,一方面在于去年银保数据基数小,另一方面在于今年主推多为理财型保险产品,较高的收益率成为吸金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