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闫波新任长安保险总裁 2011年至今11名保监会官员下海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郑岚予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3日

    自2011年10月出任保监会主席后,项俊波大刀阔斧推行了多项改革政策,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四险企升格副部级”。2011年11月,李劲夫转战太平财险任董事长,不到一年后,又重新回到保监会出任主席助理。  

  时代周报记者近日获悉,保监会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闫波已于4月出任长安责任保险公司(下称“长安保险”)总裁,人事任免通知虽未对外公布,但闫波已开始在长安保险主持中层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

  近两年来,保监会官员入驻保险企业任高管成风潮。据时代周报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从2011年初至今,包括闫波在内共有11名保监会官员先后下海。

  由于行业和职位的收入落差,下海成了保监会官员尤其是升职无望的官员的转型方向。而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下,保险企业也希冀“抢夺”保监会官员助力公司发展。随着保监会领导班子的逐渐确定,这股下海风潮还在蔓延。

  2012年年末,保监会班子最终确定,主席项俊波及保监会5名副主席、2名主席助理已全部就位。“主席助理的职位一确定,预示着保监会高层基本稳定,出于种种主观客观的因素,出现新一轮的官员下海潮并不十分意外。”一名接近保监会的消息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

  下海风潮背后,“政商旋转门”惹得外界质疑:这些官员是否够格担任高管?

  一位不愿具名的保险界资深人士透露,就任保险公司高管,须通过高管资格考试,但“由于出题者与被出题者之间的身份问题,很难得知这些人是否通过了考试,据我所知,大部分是没有通过的”。

  高薪吸引 两年11人下海

  几年前保险行业就曾出现保监会官员下海现象,如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百年人寿董事长何勇生、国寿养老险董事长王建均具有保监会任职背景。

  自2011年后,下海风潮在蔓延。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共有5名官员下海,其中李劲夫下海后又返回保监会任职,2012年亦有5名官员下海,再加上2013年4月下海的闫波,下海人数已达11人(保监会下海官员名单详见附件)。

  某财经学院保险系资深教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些人(下海官员)中有些只有监管背景没有业务背景,保险企业也未必见得百分之百乐意接收。”

  时代周报记者走访的北京、上海多家保险企业表示,“十分欢迎有监管背景的官员就任本公司高管”,因为这将对将来的许多工作带来“便利”。

  生命人寿就深谙此道,成立于2002年的生命人寿,2011年集中引进一批高管人才,并迎来二次发展时期,其16位高管中,两位有监管机构背景的高管,一位是保监会人险部原副主任方力,还有一位是河北保监局原副局长安秀洪。高管“换血”及保监会官员的“空降”,似为生命人寿助力不小—该公司2011年度保费收入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3%,增速位列前十大寿险公司之首。

  “朝中有人好做官,民营企业更懂得这个道理,”前述接近保监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规范经营与规模大小无关,比如中再(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年领了多少罚单?再比如四大险企中的某位董事长找了上面(保监会)几次都不管用。”该人士对记者调侃道:“人缘不好,没人管你。”

  基于此,保监会官员成为保险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前述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除却政治抱负原因,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存在严重的薪酬差距,若差距不变则此类现象难以杜绝。”

分享:

来源:时代周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