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胡金华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7日
虽然净利增速下滑,上市银行依然是“日赚斗金”,但上市险企却是“日提斗金”。
据本报记者统计,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去年实现净利润达到7746.1亿元,按去年366天计算,五大行日均赚21.16亿元;与之对比,在A股和H股上市的6家险企,全年计提减值损失达到501亿元,平均每天计提1.37亿元。
“银行股和保险股冰火两重天。银行虽受利润增速放缓影响,但净利润增速依然超过10%,而保险股则喜忧参半,国寿、太保、平安旗下寿险业务净利润均下滑超过30%,新华仅微增,太平、人保目前只是H股上市公司,整个保险业资产与银行业相比,还只是零头。不过保险股能否走出低迷期,还要看今年的一季报。”东海证券金融业分析师李兆指出。
加速计提背后
截至3月底,国内6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的保险公司年报已呈现:国寿净利110.61亿元,平安净利200.5亿元,人保净利104.05亿元,太保净利50.77亿元,新华净利29.33亿元,太平净利9.37亿港元,加总合计为近500亿元。但与国内上市银行相比,则小巫见大巫,6家险企总利润加起来也仅为工行2387亿净利润的五分之一。
记者对比A股4家保险企业近3年的年报发现,2012年成为险企计提减值最多的一年,2010年,国寿、平安、太保、新华计提减值仅为17.34亿元、5.4亿元、6.15亿元、1.16亿元,合计30亿元左右;2011年由于A股继续低迷,符合减值条件的权益类投资资产达到192.54亿元;而到了2012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资产减值计提分别为310.52亿元、64.5亿元、44.13亿元和52.81亿元,总计高达471.96亿元,另外人保和太平也分别计提了约30亿元的减值准备。
保险公司对金融资产评估减值的标准,一般是根据公允价值下降的幅度或持续的时间。此前中国人寿评估标准为:若可供出售类权益投资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超过50%,或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持续时间超过1年(含1年),或持续6个月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超过20%,则表明其发生减值。
随着数次大额减值完成,目前上市保险公司浮亏大幅减少,甚至出现了大额浮盈,如国寿和平安资本公积项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分别已由年初的-194.55亿元、-116.94亿元转至浮盈53.73亿元、6.93亿元,太保和新华已由年初的-108.83亿元、-28.96亿元降至-18.66亿元和-4300万元。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