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摩根大通李民:市场会在4月末触底反弹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谭志娟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2日

基于上述判断,就行业而言,我预计中国的消费品、保险银行、医疗保健行业将是中国经济从投资向消费转型的最大受益者。

  

  随着“两会”的闭幕,“两会”后的股市行情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有业内人士认为,“两会”后的风险比“两会”期间要大。原因很简单,“两会”结束后,各个部门都有可能会出一些利空,特别是资金这一块。但是我认为,中国市场短期内可能将呈现区间波动,但我对中期保持乐观。

   我预计4月末或5月份股市将触底反弹。此外,2010年中国经济从投资向消费的转型,有助于降低投资引发的产能过剩风险,进而帮助中国公司股票估值向上提升。预计中国的消费品、保险、银行、医疗保健行业将是其中最大受益者。

   从投资转向消费 

  中国目前从投资转向消费非常有必要,因为中国经济一直受到不平衡的困扰,消费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46.4%降至2008年的35.3%,而中国的投资占GDP比例却从2000年的36%上升至2008年的44%。为此,中国正积极推进将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拉动型转型为消费拉动型。

   我们预计政府将专注于三个方面:一是增加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

   实际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7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曾表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更加注重公平,更加照顾困难群体。因此,未来“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个人工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二次分配当中,更加注重公平,通过财政和税收,更加照顾困难群体。”将会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二是建立覆盖面广且发展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帮助促进上述经济转型。

   三是大力推动消费金融。消费金融是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以促进消费需求增长,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基于上述判断,就行业而言,我预计中国的消费品、保险、银行、医疗保健行业将是中国经济从投资向消费转型的最大受益者。

   市场短期呈现区间波动 

  虽然我对市场中期保持乐观,但市场短期内将呈现区间波动,困扰市场的负面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紧缩举措可能并未结束;第二,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将继续下滑,以前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变化对股票市场有很大的关联性;第三,相信中国今年晚些时候可能将通过拉长已动工项目来减少即期的资本投资额,并严格控制新投资项目。

   当然,近期也有一些利于市场的正面因素。比如2010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可能开始逐步踏入升值轨道。

   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将寻求把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一个合理、平衡的水平上,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我认为,温总理的讲话意味着人民币不太可能一次性升值。但我仍预计,人民币将从第二季度开始逐渐升值。

   其二,政府可能推出新的支持消费政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0年要“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要“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按7.5%征收”,估计今年政府可能还会推出新的支持消费政策。

   基于对于通货膨胀压力可能将在夏季达到高点的基本情景假设,我们维持对于中国股市可能将在2010年4月末或5月份触底反弹的看法。尽管短期存在风险,市场中期还是比较乐观的。

   看好保险、银行

   在投资组合方面,日前我们进行了调整。相信下个月即将公布的中国炼油厂及电信行业2009财年业绩可能将令人失望。

   相对来讲,我们更看好保险股,因为一是 2010年寿险保费增幅可能加速; 二是中国寿险的低渗透率;三是中国从投资向消费的转型为保险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此外,我们还比较看好银行、消费品公司、防御型增长行业 (互联网、天然气及医疗保健等)以及航空公司及造纸业。

   其中,像银行业,因为银行股经过前期调整后,中国银行[4.15 0.00%]业的估值更具吸引力。随着净息差扩大、贷款增长强劲且资产质量稳定良好,近期我们将中国银行业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了增持。

   至于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电信与炼油等行业,相对来讲机会不大。


分享:

来源:投资者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