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反弹降低险资期指对冲需求 中小保险跃跃欲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常亮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31日

大资管时代的脚步逐渐逼近,但保险业巨头却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日前,召开了“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通报”闭门会,会上管理层表示即将推出三项保险新政,“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创新试点”将重新开闸。

而关于此前的新政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如保险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具体情况等,保监会表示由于目前账户开立规则等技术环节规则需要进一步落实,将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待相关问题解决后即可实施。

但记者了解到,保险业巨头普遍对参与股指期货心存疑虑。

目前,众多期货公司已经争相参与了各大保险公司的招标,希望可以政策落实后分一杯羹。然而,采访中,期货公司普遍表示,保险行业巨头对股指期货交易兴趣不浓。

“我们走访了几家保险业巨头如太保、人保等,并参与了投标。现在的情况是,对于股指期货交易,行业巨头反应冷淡,中小保险公司倒是跃跃欲试,他们看中的是投机作用以及利用我们期货公司的渠道。”某券商系期货公司老总向记者坦言。

保险巨头按兵不动

业内人士分析,保险业巨头按兵不动,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对于保险公司来讲,流动性是放在第一位来考虑的,因此收益更为稳定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才是投资重点。”一家期货公司内部人士分析,虽然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但根据期货公司的统计,目前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包括开放性基金也只占总资产的10%左右。

就股票类投资来讲,保险公司去年的战绩并不理想。2012年,保险公司受国内股市低迷影响,投资收益显著缩水。中国人寿(601628.SH)2012年前三季度的总投资收益率为2.17%,大幅低于公司上年同期的4.14%,新华保险(601336.SH)也仅为2.2%。

另一个原因是,目前大盘向好,保险资金缺乏对冲的需求。

“保险公司的投资风格较为稳健,在去年股市这种下行的行情里,险资在低迷行情中,对冲风险的需求较为迫切,尽快操作股指期货还可能取得一定的投资回报。”上述期货公司总经理向记者表示,“但现在大盘向好,保险公司的思路主要还是‘择机看大势’,而非盯住某一个收益率指标,股指期货的这一作用就没有那么有吸引力了。”

此外,多位保险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当前的情况正如很多新领域一样,行业巨头拥有足够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可以随时参与到新业务中来。“如果同行有了行之有效的做法,那么自己就可以全力抄袭并跟进,从而规避掉‘第一个吃螃蟹’的风险,所以当前行业巨头仍抱着一个观望态度。”

总体来说,目前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仍然是谨慎为上,缓慢推进,不断考察和评估。

上述期货公司总经理表示,“对于大保险公司来讲,其投资的体量如此庞大,对手盘的情况值得考虑。因此其对股指期货的套保作用也在进行考察。如果这些行业巨头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必须考虑套保的比率和时机的选择,而这与保险公司一贯‘择机入市’的策略所考虑的因素是一致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涉足并不熟悉的衍生品市场呢?”

不过,对于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来说,情况则并不一样。他们的竞争优势在于其产品收益率较高。因此其就更有动力去利用股指期货的杠杆作用参与投机,提高其收益水平;另外一方面,也是觊觎期货公司这一渠道,共享客户并销售其产品。

“相比股指期货,应该说保险行业巨头对国债期货更有兴趣,这样可以对冲其利率风险。”某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但是这一产品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太多,关于其何时能够出台,业内还莫衷一是。”

期货公司服务能力隐忧

“对于期货公司来讲,险资参与市场,其带来的保证金收入是相当可观的。而对监管层来讲,引入险资对市场的稳定性也有莫大的好处。”某接近中金所的消息人士透露,“先不论保险公司参与市场的动机是否强烈,还必须考虑到期货公司的准备如何。”

对于这一问题,某期货公司机构部老总也向记者表示:“对于保险公司的大资金,期货公司各方面服务的稳定性是第一位的,不允许有任何疏漏。”

记者了解到,随着近日期货市场特别是股指期货交易量额放大,一些期货公司服务和技术方面的稳定性问题相继暴露,这是制约保险公司参与金融期货交易的隐忧,也不可避免地使其对股指期货的交易慎之又慎。

“因此,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这一块即便放开,也只能是几家较大规模的期货公司才能抢到这份蛋糕。”该老总表示。

另外一方面,行业服务内容也需要转变。“期货公司擅长对个人投资者提供短线交易和程序化交易的策略,而保险公司的投资风格更看重中长期的策略。”某期货公司营业部负责人表示,“同时,保险公司进行股指期货交易也是为了对冲风险,那么就需要对中短期的选股以及大的趋势进行判断,这并非我们的强项,而券商系的期货公司应该会有一定优势。”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期货公司相比金融业其他领域,在人才、技术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某期货老总表示,“现在创新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面。”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