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险企“产销分离”会是“昙花一现”吗?

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0日

    仅今年下半年以来,就有近百支队伍、数十亿资金磨刀霍霍,准备筹建保险中介机构,其中近半数都是专属销售公司。

    专属销售公司组建成风的背后,是保险公司以求改变现有营销模式、突破经营困境的动力使然。然而,模糊的定位及盈利模式却招来了市场对这一新兴保险主体“换汤不换药”、“昙花一现”的一片质疑声。

    中介扎堆盼“牌照”

    从机构数量上来看,保险中介行业已经庞大到令外界难以想象:其中仅专业保险中介就已多达2500余家。即便如此,这个行业的扩容速度依旧加速前进。

    近日,一张有关待筹保险中介机构的名单流传于保险业高层圈内。据悉,名单上的公司包括:天平保险销售、泛华时代保险销售、长安保险销售、融汇保险销售、华鑫保险销售、润维汽车保险销售、盛世合众保险销售、盈众保险销售、邦瑞保险销售、中煤联合保险销售、保网保险公估、永保保险代理、美臣保险经纪、国投保险经纪等近百家。

    我们不妨算一笔账:以目前新设专业保险中介最低初始资本金5000万来计算,至少有数十亿资本,正在争相涌入保险中介市场。而从长长的一连串名字中,近半数为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的专属保险销售公司。

    创新还是“换汤不换药”?

    其实早在七八年之前,就有一家中资寿险公司在重庆和云南进行过专属保险销售公司的试点,当时轰动一时,可惜亏损严重、无疾而终。因有鲜活又残酷的前车之鉴,业内对于专属保险销售公司的组建成风褒贬不一。

    有质疑者提出,中国目前的专属保险销售公司多由保险公司出资发起,而美国则由不属于保险公司的第三方资本发起组建。相较之下,国内的模式只不过是保险公司将原来的销售部门分离出来成立销售公司,有“换汤不换药”之嫌。

    一家已经成立保险销售公司的某中资保险公司高管坦言,“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国内已有十多家保险公司先后组建了专属销售公司,但没有一家能够站出来表示,已经找到了成功的战略定位,无论是经营还是盈利模式,现在都很模糊。”

    他说,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由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的专属保险销售公司,容易与股东险企挂钩较深,能否改善以往的营销陋习,跳出原来的经营格局,这些都有待时间的检验。“我个人认为,在定位模糊的情况下,专属保险销售公司的迅速扩容,对保险资本的消耗可能会大于短期的正面效应。”

    黄蕾

    “寿险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寿险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前广东保监局局长,新任保监会主席助理黄洪近日在清远召开的“2012年中国寿险发展与监管高层研讨会”上这样表示。而黄洪在保监会的分管正是寿险。

    黄洪称,尽管寿险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但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他认为,目前国内寿险公司有70多家,保费规模在1万亿左右,存在“虚胖”情况,大而不强。

分享:

来源:金融投资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