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杨红君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7日
如何推动产业向更高的层级迈进?用资本的力量来推动,用金融平台来培育,已成为大多数城市的最优选择。
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资金的有效投入。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为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充足血液。通过融资运作,发挥资本流动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分配,驱动生产要素集中,促进产业聚集,带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推动资源高效率优化配置的发动机。毫无疑问,优化经济结构与促进产业升级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基于此,由中国金融网联合中国金融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暨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展年会”将于2009年11月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资本活市与城市产业升级”。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职能部门认识到,企业上市不仅仅是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手段,也是企业建立规范发展、持续发展的新平台、新机制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大好时机。经历了上市的规范运作,企业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对于增强融资能力、引进高端人才、提升品牌形象、实现“二次创业”等方面具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对于城市经济实现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从这个意义上讲,利用资本市场对于企业而言是二次创业、持续发展的契机,而对于区域经济而言,则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规范运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国外的经验显示,资本市场在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支持科技与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便是强大的资本市场。美国正是通过以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相互联动的一整套发现和筛选机制,不断发现并推动了新的科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据悉,为了帮助企业“项目找钱”和政府“钱找项目”,本届年会上,将有来自海内外的多个“黄金”项目在现场对接,国际流行的“快速约会”及“资本对接”活动将是本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和亮点特色。
年会组委会主席、中国金融网总裁、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表示,区域间资金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更多地取决于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既契合“调结构、促升级”的本质要求,更能发挥强势的金融杠杆效能,支撑经济结构深入优化和产业结构良好升级。
作为城市发展的根基,金融生态建设愈来愈成为城市管理、建设和发展的主流取向,成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金融生态就是竞争力已成为共识。
金融生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有利于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融资环境优越、社会信用环境良好、金融服务优质等已成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良好的城市金融生态将丰富资金来源,拓展融资渠道,逐步实现由过度依赖银行信贷间接融资的传统模式,向以产业基金、上市融资等为代表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的现代模式转变,实现创新技术与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创新体制与机制,进而促进城市产业升级。
完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重在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必须当好建设的战略推手。地方政府应该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创造条件。推动金融创新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建立金融支持经济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地方政府要利用创新手段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何世红认为,地方政府应在政策配套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扶持力度,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包括:为金融业发展、金融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信用,加大力度推动资本市场的创新,支持各金融机构推广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业务和产品,创新设立担保基金、小额贷款公司等。借助政府推动,促进财政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合理组合、滚动发展,创建各类资本互动、多赢的格局。
据主办方相关人士介绍,届时将有100多位城市市长、投资银行家、金融专家纵论金融生态建设、城市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等热点话题。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