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张弘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5日
4日,沪深股指继续双双收红,至此主板市场已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走升。而此前集体走弱的创业板也开始企稳回升,仅有金亚科技1只个股告跌。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创业板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仍高企,反弹只是暂时现象,预料难以形成持续势头,介入的风险很大。
概念是否真的可以化为利润
深交所4日晚更是在网站上发布“他山之鉴:创业板股价波动风险”的署名文章,意在借鉴纳斯达克网络股神话破灭经验,分别从“系统风险”、“叠加效应”、“高成长泡沫”及“概念炒作”四大方面,警示创业板风险。
文章指出,与主板相比,创业板市场的股价波动更大,投资风险也更高,投资者不可不察。首先,系统风险。典型的系统风险如2000年的纳市,在投资者对网络股、高科技股的狂热追捧下,市场已在此前三年上涨300%,整体市盈率飙升,系统性风险一触即发。2000年3月,大盘终于跳水,在此后二年多时间中,80%股票跌幅超过80%。由于涉及绝大部分股票,投资者无法分散投资进行规避。
其次,叠加效应。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前夕,纳市既蕴含大盘的系统性风险,也包括个股业绩突然“变脸”的基本面风险,也有投资者对个股疯狂炒作的风险。当这些风险一起发作时,破坏力惊人。
第三,高成长泡沫。不少投资者认为追捧高成长股、绩优股风险并不高,但事实是即使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炒作风险依然不容忽视。以纳市明星股微软为例,在1999年底时,微软股价涨至58.7美元,每股收益0.71美元,市盈率达到83倍。至2008年底,公司每股收益达到1.87美元,但股价仅19.1美元,较最高点下跌67.5%。
第四,概念炒作。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概念支撑下暴涨的股票,鲜有将概念真正化为利润大增的奇迹,最终的结局,往往是从梦想回归现实。
发行价高不适于投资者生存
总体来看,第一批为上市而上市的“代表”其实从以往业绩和现状来看,它们都还没有成形自己良好的商业模式,或趋于可持续赢利,这样的企业占据了首批创业板的多数,创业板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
另外,这次创业板发行价格畸高,即使是优秀的那四五家公司,未来两三年的业绩成长也就透支掉了,三个月后,网下配售股票解禁,十二个月后近半数原始股获得流通权。这样的市场,不仅不适于投资者生存,连投机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大。
民生证券总裁罗凌表示,我国创业板市场最开始可能会吸引投机资金的炒作,高收益一般对应着高风险,创业板的风险主要是来自市场的风险以及创业板自身的风险。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相对较小,多处于创业及成长期,发展相对不成熟,其较主板的风险相对会高。
六大风险需投资者特别关注
罗凌认为,综合起来,创业板投资有六大风险需要投资者特别关注。首先是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从首批申报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这类企业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具有明显的创新特色,但创业企业的历史不长,经营的稳定性整体上低于主板上市公司,一些上市公司经营可能大起大落甚至经营失败,股价也会因此出现大幅波动,甚至直接退市。
其次是上市公司诚信风险。创业板公司多为民营企业,可能存在更加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公司治理、市场诚信建设亦可能不完善。信息披露上可能存在不充分的风险,投资者不一定能准确了解到公司真实经营情况,因此也就难以把握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第三,估值风险。创业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在创造了全新的企业盈利模式和企业生存法则时,也导致了经营业绩不稳定,未来前景很难判断。大多数情况下其定价没有可用的参照系,对其进行准确估值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股票价格判断的误差风险较大。而且,创新型企业的价值更多取决于其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但这种判断需要更高的专业性,并更多地取决于投资者的偏好以及当时的市场形势。所以,投资者在判断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上存大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海外市场的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目前美国主板市场的市盈率为14.48倍,纳斯达克市场的市盈率则为36.91倍;香港市场创业板的市盈率为33.32倍,也高于主板市场的23.96倍。目前,内地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的算术平均发行市盈率也达到了55.7倍,是主板市场的2倍,而首日如果大幅炒作,估值绝对水平将更高。
第四是盲目炒作风险。虽然主板也存在盲目炒作的风险,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流通股本偏小,因而发生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的可能性较主板大大提高,被控盘或爆炒现象的概率也较高。因此,股价涨得快跌得也快,其震荡幅度也大。
第五是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创业板股票流通股本小,换手率高,较大数量的股票买卖行为就有可能诱发股价出现大幅波动,股价操纵也更为容易。从海外创业板市场发展经验看,创业板市场的股价波动幅度显着高于主板市场。在NASDAQ市场,新浪、网易、搜狐在1999—2004年间都经历过股价超过90%的跌幅,以及股价超过20倍涨幅的情况。
最后是直接退市风险。根据创业板制度设计,创业板股票有“直接退市”的规定,不会出现像主板那样的 ST、*ST等警示过渡阶段。主板公司连续亏损,还可以通过买壳、借壳实现最终的重组,在创业板就没有这种可能,一旦触电,直接死亡。购买退市股票的投资者有可能血本无归。除了制度设计的风险之外,创业板公司还有可能面临技术的风险。
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输不起而又急于发财的投资者,最好不要急着去炒创业板,否则,就会像香港股神曹仁超警告的那样,“创业板就像一个男孩,你要提防哪一天这个男孩突然跑掉了。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