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赣南产业集群建设挺起经济脊梁 |
作者 |
曾丽娜 (赣州发展投资控股集团) |
调研背景 |
赣南是世界钨都、稀土王国、脐橙之乡,国家战略性资源钨的储量占世界储量的26%、离子型稀土储量占全国的40%,氟盐化工原料十分丰富。同时,赣南还有一个天然的“绿色宝库”,那就是它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适宜种植脐橙的面积达500万亩。然而,多年来,江西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和脐橙产业未能凸显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
调研时间 |
2012年11月 |
更多调研文章 |
四、整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赣南是中国红色旅游线上重要一站。中国红色旅游线从上海到井冈山、韶山,从瑞金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井冈山、韶山与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相近。井冈山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根据地,有“革命摇篮,绿色家园”之称,是国家首批5A级风景旅游区;韶山是伟人毛泽东的诞生地;赣南是“共和国摇篮”,是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地方,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中心区域,又是新四军红色源头之一。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种类齐全,融客家民俗文化、宋城文化、堪舆文化、自然生态文化于一体,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赣南红色旅游的发展,目前正面临着大好的形势。2004年,国家旅游局联合十二个部委,制定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国家规划在2010年前,培育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为主体的红色旅游骨干体系,这是个红色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目前,一个加快红色旅游体系建设,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的旅游发展新高潮正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赣南有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政策支持,又有当地优良的发展环境和迅速发展的经济作后盾,红色文化资源迎来大开发重要契机。 针对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赣南要科学规划,重视旅游资源整合,把不同规模、不同种类、不同地域的资源连接起来,以红为主轴,以 “绿”、“古”为补充,实现区内区外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融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区,形成整体效应,增加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最终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赣南红色旅游》编写组著. 赣南红色旅游[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2] 吴必虎、余青主编.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