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杭州担保圈承压 地方政府协调解围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6日

    继温州之后,浙江民营工商界再发生新一波借贷危机。由于企业之间形成互相担保贷款链条,当一家企业出现危机,即牵连为其担保的企业遭遇银行抽贷,且随着担保链条不断蔓延,致使数百家企业遭遇资金链危机。

  其中,杭州家具行业为重灾区,近期,随着当地政府介入,

  骨牌效应

  一个多月前,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接到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杭州有600家企业陷入由于银行抽贷引起的资金链危机,请他出面为杭州企业呼吁。几天后,杭州企业家代表也与他联系求助。囿于地域不同,周德文婉言谢绝,“我很同情他们这种处境,去年温州也是身临其境。”

  北京企业研究所所长贺阳告诉时代周报,目前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的方式以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为主,基本上不愿意发放信用贷款,除非是对特大型国企,如中石化之类。而民营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质押物,因此一般都发放担保贷款,由别的企业为贷款企业提供担保,对方还不出钱时需承担还款连带责任。而对一些数额较大的贷款,担保企业可能又缺乏足够的实力,因此,银行便创新性地采取联保方式,即三家或三家以上企业组成担保联合体,所有成员为其中任何一家的贷款承担连带责任。

  此种互保、联保贷款方式,在浙江民营企业中相当盛行,据了解,此种模式占浙江企业总融资比例的60%-70%。

  “这种方式企业、银行都欢迎,但也潜藏了风险。在银根收紧的时候,风险很大。这种互保、联保贷款,担保企业之间往往一环扣一环,有时候银行对一笔贷款抽贷、压贷,就会造成连锁反应。”周德文称。

  在民营企业中,同行业企业,或是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互相担保也非常常见。企业家认为同行业企业知根知底,才愿意互相担保。但这也容易导致一个行业“一损俱损”。此次杭州家具企业成为重灾区,即连累行业出现危机。此次由担保引起的资金链危局,源于去年12月,注册地在东阳的天煜建设下属江苏分公司经理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法院立案,牵连天煜建设全部账户和房产陆续被法院冻结查封。

  在天煜建设成为倒塌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之后,其互保企业杭州家具行业龙头嘉逸集团先受其害。嘉逸集团旗下的新洲家具为天煜建设在建行的贷款1亿元的银承提供担保。今年1月,嘉逸集团被建行收贷,其他银行也加紧收贷节奏,集团共被8家银行收贷1.15亿元,企业顿告危急。

  嘉逸集团旗下的另一家企业华洲集团,也与天煜建设有互保关系。因此,华洲也同受连累,而以华洲集团为原点的担保圈企业则有荣事实业、高盛集团、浙江中业控股及下属关联公司、浙江正见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华洲集团为荣事实业总担保3000万元,荣事实业为华洲集团总担保9800万元。华洲为高盛集团双方互保均为4000万元,华洲与中业控股互保贷款金额也为4000万元。华洲集团为浙江正见担保5710万元,浙江正见则为华洲集团总担保1.5亿元。

  以每家企业为起点,都会形成一个担保圈,最终形成一种环环相扣的担保结构。以荣事实业为起点,又衍生出5个圈子,如与荣事实业互保的有杭州东新木业、杭州博洋家具、浙江九龙控股集团、浙江虎牌集团、浙江新世纪管道等。与九龙控股互保的又有博洋家具、杭州康顺贸易。与博洋家具互保单位为浙江晶瑞办公家具、浙江麦尚家具等。

  危机即沿着担保链开始蔓延。3月初,荣事实业被北京银行收贷3000万元。3月26日,虎牌集团受荣事实业收贷影响,加上自身因收购引发问题,被华夏银行收贷4000万元,3月27日被中国银行收贷4000万元。4月,虎牌集团下游担保圈的企业陆续出现被收贷的情况,互保链上的正邦水电自4月起,短短45天,被4家银行收贷1.05亿元。

  而据媒体披露,中江控股董事长俞中江因无力偿还高利贷,资金链断裂,6月14日被杭州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刑拘,是杭州此轮担保圈危机的另一张多米诺骨牌的起点。俞中江的债务达数十亿元,牵涉3家银行、十几家大公司、上百家小公司,又有不少企业陷入资金链困境。

分享:

来源:时代周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