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赣州探索转型发展之路纪实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蔡超然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7日

  2010年12月,赣州市抽调2.3万余名市、县、乡干部,下到全市3751个行政村(社区)和895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开展“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活动。深入乡、村和企业后,“欠发达、后发展”的市情让2万多名干部寝食难安。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一席话掷地有声:我们将以中央给予赣南苏区特别的关心厚爱为契机、为动力,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弘扬苏区精神,艰苦创业,负重拼搏,促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激发内生动力:抓干部作风就是抓生产力

  “您好!您对我们的干部作风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3月11日,赣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带领近百名机关干部走上街头,分成24个小组,深入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发放征求意见表、服务联系卡。这是赣州市在干部队伍中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活动以来涌现的喜人场景。

  赣州要推进加快发展,实现转型发展,需要干部有好的工作作风。为此,自去年3月以来,赣州市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问题。通过明察暗访、专项督查、新闻媒体参与等方式,强化责任追究、强化工作督查、强化公开承诺,对全市干部作风监测上万次,下发督办函500多件,共对118家单位进行问责,使全市干部作风明显改善。瑞金市象湖镇群众高兴地说:“现在很难看到干部跑读,干部上班时间玩游戏、炒股、串岗聊天等现象也不见了。他们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还能主动上门服务。”

  赣州市适时把干部迸发出来的劲头引导到“三送”工作中。大余县樟斗镇双伏村的姚君文真切感受到了“三送”干部带来的温暖和变化。3年前,姚君文考取了四川省公务员,今年2月回家时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因为,在他记忆中,双伏村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外面。而这次回家,原来的羊肠小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新修的水泥路和一栋栋小洋楼。不仅如此,他了解到“三送”工作组还为双伏村办了不少实事,仅去年一年就为双伏村争取资金50万元,建了村民阅览室、活动室,修复了机耕道和水渠,落实了小型水库移民解困项目等,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三送”活动开展以来,赣州市干部作风明显改善。据统计,党员干部共为民办好事10万余件,筹措5亿多元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发展上。

  推动产业转型:走出资源型特色产业聚集之路

  赣州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工业化是关键。但在全国各地都在深入推进工业化的背景下,如何发挥自己有限的优势,从而异军突起,甚至后发先至?赣州紧紧围绕稀土、钨等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赣州市全力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设立江西赣州稀有金属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推进高端矿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同时,与中国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在4个工业园区开展“银行园区担保”项目试点。在全市重点建设22个特色产业园,大力实施园区生态化改造,排出了全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时间表;引进中国五矿、中国华星等投资10亿元以上的战略投资者推进矿产业高端化。去年至今年3月,稀土、钨等产业茁壮成长,实现历史最好发展水平。该市新能源汽车和配套产业也扬帆起航。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3.81%,利税总额增幅达到91.42%,创历史最佳。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31家。今年1至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势头十分喜人。

  如果说稀土、钨等特色产业是赣州振业发展的工业支柱,那么脐橙产业则是赣南百万果农的致富产业,是赣州继稀土、钨之后另一张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经济名片。

  赣州积极引进广东扬氏等公司兴建一大批果品处理生产线,扶持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办厂,进军果品加工业。目前,全市建有果品加工销售企业92家,其中年加工销售万吨脐橙以上企业超30家。

  赣州各县(市、区)还直接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网点,使赣南脐橙走进了国内所有省会城市,摆上了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货架,并且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的31个国家和地区。“赣南脐橙”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居我省20个重点扶持农产品品牌之首。实力加上品牌效应,如今赣南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达181万亩,至少让60万果农脱贫致富。

  引领城市发展:以文化塑城以民生立城以生态绿城以旅游旺城

  一个918万人口的欠发达地区如果没有大城市来牵引,加快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走进赣州市文清路商业街,你会感叹时光倒流。宋朝的建筑特色、文化风韵在这里彰显无遗,不少外地游客从这里走到灶儿巷,在购物、享受美食的同时,还可欣赏赣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江南宋城博物馆的文化魅力。赣州市坚持传承文脉、彰显底蕴、师法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投巨资建设中央生态公园,逐步将文物古迹、历史景点与自然景观连成片、串成线,建设宋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整治完善灶儿巷历史文化街区,实施郁孤台至八境台历史文化街区整治修缮,挖掘和再现了赣州特有的文化特色。

  赣州市着力实施民生惠民工程,将投资重点放在功能性、公益性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实施了“百街小巷”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大润发、天虹等大型连锁超市开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市已形成以廉租住房为主,公租房、新市民公寓等为辅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了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健全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民生为本理念的深入贯彻,吸引了大批商人、投资者和人才进城。目前,赣州市中心城区人口已达72万人。

  旅游是做旺城市人气的有效途径。赣州市展开宣传推介攻势,去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红耀中华·客盈天下”2011江西赣州(北京)旅游推介会等营销活动,引进了投资2亿元以上的旅游开发项目34个。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5个。全市红色旅游发展迅速,山水生态游稳步推进,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同步发展。去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1764.77万人次,同比增长26%;旅游总收入达1357亿元,同比增长40.8%。

分享: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