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2日
本报记者冯思婕
2月11日,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南网架”)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由下属全资孙公司浙江兴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兴能”)投资建设萧山(浦阳)零碳桃源里110MW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开发建设,项目规划装机容量直流侧130MWp,交流侧容量110MW,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
根据公告,该项目为东南网架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储能项目,其发电效益较佳、投资回报率较好。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公司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增加公司发电量及发电业务收入,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新能源光伏及储能市场,对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该项目将坚持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原则,以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建设模式,采用不同透光性的光伏电板或错位铺设等方式,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养殖”。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东南网架核心技术——“空间网格结构全自产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农业、农光互补等领域的运用,有利于公司“EPC(工程总承包)+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战略转型的持续深入,助力公司打造绿色建筑光伏一体化领先企业,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空间钢结构领域的龙头地位。
东南网架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本次公司投资建设的农光互补项目把光伏发电、现代农业、绿色康养和文创旅游相结合,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出,增加农户收益,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生态和社会收益。
“对比其他光伏发电模式,农光互补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光伏产业成本。同时,农业光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可有效减少蔬菜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是绿色生态农业的新模式。”东南网架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秉承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东南网架创新性地融合了农业、渔业、牧业与光伏产业,旨在打造一个多赢的循环经济模式。
近年来,东南网架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持续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以“装配式+EPC+BIPV”的建设模式及“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来拓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
东南网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承接了古巴光伏项目、吉利融和富江能源光伏电站EPC总承包、杭州萧山环境光伏能源有限公司30MWp分布式光伏、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四期)分布式光伏、浙江碳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分布式光伏、杭州江东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西湖体育馆复建项目分布式光伏等多个标志性项目。
隆众资讯光伏产业链分析师方文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BIPV通过建筑本体发电,直接减少化石能源依赖,降低碳排放,将传统建筑从‘能源消耗者’转变为‘能源生产者’,增强了建筑能源的独立性,同时提升了资产价值。”
方文正认为,BIPV是建筑企业突破传统业务边界、抢占新能源赛道的重要路径。“这不仅是技术升级,建筑将成为城市新型能源网络的重要节点。建筑企业若能把握这一趋势,不仅能在新能源市场中分得红利,还将推动行业向‘零碳’智慧建筑转型。”
未来,东南网架将持续开拓海内外BIPV、BAPV(建筑附加光伏)、集中式光伏、配套储能及光伏电站的投资运维等综合能源业务,同时推进BIPV相关施工、验收等国家地方标准或规范的建立。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