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赣南日报评论员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1日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4月10日,赣南红土地喜事临门,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满载对赣南苏区人民的浓浓情谊和殷殷关怀,奔赴赣南开展实地调研。赣南大地萦绕着革命先烈赤胆忠魂的山山水水,满怀深情迎接调研组的到来。
在中国革命史上,赣南是一块熠熠生辉的光荣热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怀揣炽热革命理想,团结带领苏区军民,在这里孜孜探求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进行治国安邦的伟大预演,谱写了壮丽恢宏的革命史诗,建立了彪炳千古的不朽功勋,铸就了光芒万丈的苏区精神。硝烟虽然远去,记忆历久弥新。重温当年那段烽火岁月,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精神受到洗礼,信仰弥加坚定!
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殷切关怀赣南苏区发展,时刻惦念老区人民。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赣南视察指导,给老区人民以巨大鼓舞。多年来,国家部委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特殊倾斜、鼎力扶助,先后有50多个部委在瑞金寻“根”、续写“红色家谱”,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委、省政府为赣州的发展倾力关切,多次在赣州现场办公,研究确定支持赣州的项目、资金、政策措施。正是有了方方面面的无限关怀和竭力支持,苏区人民艰苦奋斗,使赣南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赣州经济社会蓬勃发展,“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正成为赣南苏区加快发展的生动实践。
但是,我们同时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战争创伤、历史、自然等原因,赣南苏区后发展、欠发达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至今仍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水平低下、瓶颈制约严重、产业支撑弱、环保压力大、公共服务差、贫困程度深依然是其真实写照。
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是实现革命先辈理想,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关乎赣南苏区人民千秋福祉,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筑我国东南地区生态屏障、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
如今,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的到来,使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迈向了加快推进的新阶段,给赣南苏区带来了新的更大的希望,恰如惠风时雨,让赣南苏区人民载欣载奔,信心倍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需要老区人民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凝聚人心、激发力量,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同时也期待党和国家在规划、政策、项目等方面给予高度关注和特殊扶持,奋力促进赣南苏区加快振兴发展。
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既是政治责任,也是经济动力,是一项关乎赣州未来的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承载着实现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使命。我们要把握机遇,勇担重任,奋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我们要积极配合国家部委调研组,集中人员、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更有成效。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赣南苏区的贫困程度和瓶颈制约,认真做好规划的资料收集、重大课题论证等基础工作,全力配合调研组做好实地调查研究工作。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对口汇报衔接。要把项目的前期工作做扎实、做成熟,争取更多的项目和政策扶持,以项目为基本单元构筑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大厦。
我们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以实干促实效,以实绩论英雄,改进干部作风,营造心齐气顺、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要倍加珍惜、进一步巩固当前良好的发展势头与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扎扎实实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要非常珍惜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通过“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摸清市情,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举全市之力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要进一步坚定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必胜信心。要拿出当年苏区军民闹革命的那股干劲,用好用足政策,整合资金资源,全力以赴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恪尽职守、夙兴夜寐,积极探索,敢为人先,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春天是播撒希望的季节。在这个生机勃发的美好季节,让我们再次向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表达赣南苏区人民的深深谢意,衷心感谢中央国家各部委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热情关怀与竭力支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倍努力,扎实工作,全力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步伐,迎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灿烂春天。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