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李稻葵:经济发展过程中三件事必须解决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李稻葵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5日

    如果现在要加快改革,最主要的还是要抓住老百姓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切肤之痛,切肤之痛是什么呢?我觉得三件事儿其实应该下决心要解决:

  第一,在民生方面就是房地产。房地产的改革应该说刚刚开始,限购只是一个过渡过程,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寻找一个房地产发展的体制,这是一个抓手。

  第二,在金融方面的抓手,最系统地来看是商业银行的发展体制,商业银行表面上看利润很高,好像没问题了,其实问题很大。现在的商业银行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不雅的比喻,很俗的比喻,“只吃不拉”,越长越大,虚胖,吃老百姓的储蓄,然后就在那儿贷款,越来越大,每年20%的增长,利润也是不断上升,这种情况风险很大。商业银行变成这么大了,商业银行现在市值占到股市企业20%了,还要再融资,这对金融体系不是健康的,问题非常大,而且商业银行的利润这么高,实际上挤压了实体经济的利润,搞实体经济的人利润少了,就是这么回事。所以,商业银行改革是关键。

  怎么做?抓手是什么?抓手就是一定要逐步地搞资产的证券化,商业银行资产要甩出去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资产不甩出去的话,那么就是刚刚我所说的“只吃不拉”,永远无限地发展,这就变成恐龙了,所以资产证券化一定要试验,不能把金融危机的风险全部归咎为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就好像我们出远门,今天只能坐飞机似的。我们为了安全不坐飞机,坐轮船,风险更大,但是坐飞机有风险,坐飞机需要控制风险,管理风险,这件事儿必须要做。

  第三个抓手更重要,就是政府的行为,政府职能要转变。

  这个话听起来很虚,实际上很实在,我觉得要有一个抓手,抓手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改革实际上可以成为政治体制改革,也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行为改变的一个抓手。现在要从公共财政着手,要限制政府包括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要限制它的职能,限制它投资的面,地方政府投资的量,这些事情也是一个切肤之痛。对此,企业家有感受,政府财政多了,企业运行不行;老百姓有感受,政府税收多了,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下降了;政府本身也有感受,政府有这么多的资源,这么多的控制权,它本身的腐败问题解决不了。

  所以从三个抓手出发,整体推进改革,这是我的观点。

  (摘自3月4日《中国经济网》,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货币委员会成员,清华大学教授)

分享:

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