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我市广大群众对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充满期盼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刘芳 实习生白小龙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1日

春风吹拂大地,给大地送来绿意,更给赣南苏区人民送来了一个特别的喜讯:省、市正加大力度,全力推动中央苏区振兴规划进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赣南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牺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给予了赣南苏区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赣南苏区干部群众也充分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但由于基础差、家底薄,战争创伤留下的后遗症和历史包袱长期制约着赣南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滞后,人民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加快赣南苏区的发展,让这块红土地上的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事关国家的均衡发展。

日前,记者深入我市各县(市、区),倾听广大群众的期盼,大家有个共同的心声:希望国家尽早出台相关政策,对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让生活和工作在赣南这片热土上的人民,生活更有保障、身心更为健康,在加快发展、实现振兴中,共享民生幸福,沐浴和谐阳光。

共享民生幸福 沐浴和谐阳光

——我市广大群众对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充满期盼

□综合通讯员 记者刘芳 实习生白小龙

加大“三农”扶持力度

赣州市是农业大市,广大农民群众期盼中央加大对赣南苏区“三农”扶持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石象荣是章贡区沙石镇东风村的一名农民,他常常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近段时间,他得知省、市正积极推动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消息后,高兴不已。他说,近年来,赣南苏区经济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受历史、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发展还是相对较慢,群众收入增长仍然缓慢,百姓的生活还存在许多困难,生活水平还是相对落后,希望中央能进一步关注和支持赣南苏区的发展。

石象荣告诉记者,去年他家里买了一台旋耕机,由于没有机耕路,每次使用都要把机器抬到农田,操作十分不便。另外,在旱季,村里很多农户要到1公里外的米筛坑水库去引水,部分水渠还不通畅,影响农田灌溉。石象荣盼望国家加大对赣州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特别是对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给予大力支持。“赣南苏区需要国家多给一些政策,多给一些项目。当然,我们也不能等、要、靠,要自己多发力,为赣南苏区发展振兴积极贡献力量。”

立春刚过,在南康市龙回镇万亩果园基地里,果农们已经开始忙着施肥打药、栽种新果苗了。林水生是龙回镇的一名普通村民,之前一直在外地跑运输,前几年回家与几位亲戚合伙承包了80亩果园,成为众多果农中的一员。“从报纸上看到,国家要大力支持我们赣南苏区发展振兴,我们大家都特别兴奋。这下子我们发展生产、安居乐业的信心更足了。”林水生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

据了解,近年来,龙回镇已经打造了茶叶坳、油田(李村)两个万亩甜柚果业基地,吸引了30余家企业进驻,帮助附近80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这几年甜柚、脐橙市场销售一直向好,今年我计划新种植改良甜柚品种150株,预计可产甜柚25万多个,销售额预计在200万元左右。”谈到果园的发展,林水生信心满怀。林水生也道出了心中的愿望:“借着赣南苏区发展振兴的春风,我们果农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传统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提高农户的收益;二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帮助农民掌握种植技能,让农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