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吴冬玲 特约记者王寨华 记者李美霞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1日
信丰县围绕“工业打头阵、产业聚活力”的发展思路,坚持走特色、产业、生态、效益建园之路,推动了园区经济高位增长。去年,该县工业园区成功跻身全省百亿元工业园区行列,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2.71亿元,同比增长51.13%;税金总额2.88亿元,同比增长44.68%;出口创汇2.4亿美元,同比增长49.52%;招商实际到位资金28.12 亿元,同比增长75.61%。
壮大龙头聚产业 特色工业打头阵
——信丰工业园区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侧记
从赣粤高速公路信丰县城出口往北7公里,便是信丰工业园区。沿着宽广的迎宾大道一路前行,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翻过一篇又一篇,虽是初春时节,但这里却早已迫不及待地迈开了发展的步伐——各大企业开足马力抓生产、大批开工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一个专业、开放、现代的新型工业园区呈现在记者的眼前。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到了晚上连路灯都没有,到处一片漆黑,现在工业园区热闹起来了,晚上灯火通明,道路通畅,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从2001年成立至今,我们大力推进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已形成了电子器件、矿产品深加工、食品制药、新型建材等四大主导产业,为工业发展夯实基础。”聆听着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的细心介绍,看着眼前火热的建设场景,记者似乎触摸到了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如今的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了信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之一。
特色建园:科学规划筑洼地
在信丰工业园区,只见道路纵横交错,企业厂房规划有序。105国道南北纵贯园区,把园区分为东区和西区,医院、银行、学校等配套设施齐全。
在规划建设中,该县工业园区坚持走特色建园之路,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以电子、矿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为主要增长点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首选区。
园区在东区规划了1万亩矿产品深加工及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区域,完成“六通一平”土地6平方公里,形成了“五纵九横”近56公里的道路交通以及供电、供水、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网络。
西区规划了占地8039亩的电子器件产业基地和占地3500亩的脐橙产业基地,并规划与之配套的仓储物流区、居住及安置区、中心服务区及商务中心区等三大功能区,着力将电子、脐橙两大优势产业打造成产值分别超100亿元和15亿元的产业集群。
在高标准的硬件基础设施支撑下,该县不断优化“软环境”,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实施亲商、安商、富商工程。加快工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进程,减少中间环节,实行手续办理“一站式”服务。做好项目建设跟踪服务工作,加强调度,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产达标、上规模。
产业建园:培优扶强聚活力
春节刚过,信丰工业园区喜事连连,信丰电子器件产业基地规划环评顺利通过省级审查;金昌新电子、超淦科技、富宏电子等一批大型电子企业纷纷落户电子器件产业基地……这是信丰县大力推进产业建园,促进园区经济转型升级结出的一串串喜人成果。
围绕四大主导产业,该县一方面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跟进、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的局面。另一方面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注重引进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并精心培植好、扶持好,使之形成新的龙头企业、新的产业链条。
通过培优扶强,做大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园区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园区有规模以上企业49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17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2011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5.6亿元、利税9.03亿元,分别增长20.8%、82.3%。
生态建园:绿色先行促转型
初春时节,信丰工业园区看不到烟尘滚滚,而是处处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写满了春天的气息。
陪同采访的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为重,在规划中保留绿地、水源,不搞整园推进,不随意推山填水、砍伐林木。同时加强道路两侧及厂区的绿化建设,使园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1%。”
据了解,为推进生态园区建设,该县积极落实环保设施,加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及园区固体废物处理厂等项目的建设进程。强化绿色招商,重点引进“三高三低”(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项目;对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风险大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
同时,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加大资金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能耗大、效益差、污染高的设备和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去年,园区通过对江西圣塔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进行技改扩能和政策扶持,帮助该企业成功引进全国首台第四代行进式控制流篦式冷却机等先进设备,每年实现增产熟料2.48万吨,节能减排增效500多万元,目前该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水平,成为我市首家工贸企业达标单位。
效益建园:招大选优强后劲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该县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坚持非产业链项目不招、非新产业项目不招,紧盯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及其配套企业、央企国资、跨国公司、上市公司,着力引进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税收、无污染的科技型、资源型、配套型、技改型和创汇型的大、优项目。通过产业招商、按链招商、补链整合、典型带动、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上下配套,做大、做长、做优、做精、做强特色产业。
2011年,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成果丰硕,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园区新签约入园项目40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8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亿元以下)项目16个。目前园区有32家企业已开工建设,其中电子产业17家、食品制药产业4家、矿产品深加工3家。同时,支持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启动增资扩产项目。高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新装1条新UV喷涂拉,新上2条TV生产线和5条SMT生产线,今年生产各类液晶电视要达到200万台。据悉,该公司去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3亿元,出口创汇1.9亿美元,同比增长76.37%。2012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20亿元,出口创汇2.5亿美元。(吴冬玲 特约记者王寨华 记者李美霞)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