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金融机构部资深主管李信佳表示,中资银行信贷的快速增长,令中期内出现坏帐以及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极大。
他表示,中国内地存在资产泡沫,到某个时候,这些贷款将变为不良贷款。
2009年,在全球经济衰退之际,政府鼓励银行向本地企业贷款,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银行天量信贷的投放,在挽救了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对我国银行业影响深刻。
市场人士分析,正是由于商业银行去年业务的快速扩张,9.6万亿的天量信贷投放使得银行的资本金严重不足,在监管压力下,部分银行的业务扩张受到极大限制。另外,去年银行大量投放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导致银行坏账风险上升。
惠誉称,隐性销售和重新包装贷款的规模仍很大,从而扭曲了信贷增长和信贷风险敞口的数字。所以,一些银行所承担的信贷风险要比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高得多。
同时,该评级机构认为,我国新贷款额去年增加了32%,今年可能增加20%至人民币8万亿元。
记者发现,并不止一家评级机构提到中资行所面临的坏账风险。3月,在标准普尔发布的报告中就提到,尽管中国经济在全球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但保持现有的增长速度将是一个难题。
该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增速的降幅取决于决策者解决目前经济领域中的扭曲状况以改善投资效率的程度,以及应对时而出现的资产泡沫、工业产能过剩和银行坏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