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各地开始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的规定,继而在一些城商行出现了首套房贷款优惠政策减弱的迹象,如今,工行、建行等一些大行也加入到其中。
记者多方了解到,工行、建行以及一些中小银行目前已向全国各分行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收紧首套房按揭贷款利率优惠。其中建行规定:首套房贷款首付达四成以上利率方可打七折,若首付两成利率只能打八折。
就在个贷优惠政策从紧的同时,房地产开发贷领域的银根也逐步紧缩。目前企业拿地首付款比例已从去年的30%提升到现在的50%。比例的提升对于许多主要靠银行资金拿地的房企来说,意味着他们可以依赖的金融资源将减少。
除了信贷市场,有迹象表明证券和保险市场也逐渐扎紧了通往房地产领域的“资金管道”。截至目前,沪深两市提出权益类再融资计划但尚未通过审批的房企已经达到38家,总计金额最高达730亿元,近半年来已上市房企再融资几乎无一成行;此外,险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规定日益严格。《保险法》曾原则上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但日前保监会发布的《保险集团公司管理办法》则规定,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投资与保险业务相关的非金融类企业时,投资总额不得超过集团净资产的10%。
“这是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去杠杆化的一个过程,是金融在前期过度渗透房地产领域后的理性回归。”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地产金融专家尹中立说。
房地产是资产密集型行业,需要资金的大进大出。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几年来,随着银行信贷等金融产品大量进入房地产领域,市场中的金融杠杆被逐步拉长。“住房按揭和开发贷款就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的两个通道。过多的资金正是通过这两个渠道源源不断进入房地产市场,拉长了金融杠杆,撬高了房价。”尹中立说。
以下数据反映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中金融杠杆化呈现加速度延展的过程:去年前3个月,我国房地产开发商利用银行贷款同比增长仅为8%,到了去年底,开发商的银行贷款增长幅度就达到48%;去年前3个月,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增长仅为13%,到了去年底,同比增幅达到116%,而到今年2月份,个人按揭贷款的增幅更是达到惊人的168%。
在金融杠杆力量的撬动下,2009年房地产行业新增贷款超过2万亿元,占全年新增贷款的20%以上。就在这一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房价创出房改以来最大幅度的飙升纪录。
事实上,除了银行信贷,在股市融资、房地产信托基金等领域,都可以看到金融进入房地产并加速杠杆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