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国务院确定大型银行再融资5点要求 A股压力大减

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2日

  3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银监会关于大型银行2010年补充资本的请示。至此,备受市场关注的大型商业银行再融资问题终于获得了高层的批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按照国务院的批复,中、工、建、交四家大型银行将按照 “A股筹集一点、信贷约束一点、H股多解决一点、创新工具解决一点、老股东增加一点”的要求,采取符合各家银行自身特点的再融资方式。

  5项原则确定

  关于大型商业银行的再融资问题,国务院和银监会此前召开过专门会议进行研究。记者获悉,2月9日,国务院召开了2010年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专题会议,这种高规格的专门研究银行再融资的会议此前从来没有召开过。3月2日,银监会专门召开了大型银行再融资座谈会,对4家银行的再融资方案进行研究和探讨。

  目前,上市的4家大型商业银行中,中、工、交三家银行已经公布了再融资方案。中行 
采取的是“A股可转债+H股配售”的方式,工行 与中行的方案只有融资规模与比例的不同,依然采用的是 “A股可转债+H股配售”的方式,而交通银行 则是采用的“A+H股配售”的模式,只有建行的再融资方案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国务院批复的5项要求,实际上是对商业银行再融资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总结,也就是说,既要从A股进行融资,也要从H股市场进行融资;既要通过老股东的配股或者增资,也要通过创新性的工具进行再融资。

  记者注意到,在国务院批复的5个“一点”中,只有H股市场增加了“多”解决一点的提法,这也意味着,国有大型银行可能尽量多地从香港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

  在已经公布的3家大型银行再融资方案中,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在H股市场进行配售的方式,而对A股市场,各家银行都极为谨慎,只有总盘子较小的交通银行选择了同时在A股市场进行配售,工行和中行都只在A股市场发行了可转债。

  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日前在回答有关再融资问题时也认为,香港是个国际化的资本市场,能容纳的资金规模大。建行行长张建国也透露,建行的再融资是希望在A股和H股市场都有斩获。尽管两位高管都没有透露具体的再融资方案,但从香港市场进行再融资已难避免。

  对A股市场冲击降到最低

  据一位国有商业银行高管分析,各家银行在上报再融资方案时,都尽量避免对A股市场造成冲击,都坚持了多元化筹资的原则,并且尽量考虑市场的容量。

  中国银行
在解释再融资方案时,透露其再融资的总体原则是“保护股东利益,提高融资效率,融资效果最优”。中国银行认为,再融资主要考虑的因素有:1.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2.对每股收益、ROE(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的影响;3.对股东持股比例摊薄的影响;4.对现有股东利益的保护;5.市场的接受程度;6.监管机构的审批进度等。

  中国银行最终在A股市场都发行了可转债,而不是直接进行配售。中国银行解释说,选择A股市场发行可转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可转债在转股前补充附属资本,转股后补充核心资本,更适合中国银行目前的资本结构;此外,发行可转债不会立即对中国银行的ROE等财务指标造成压力,而是伴随转股进程逐步摊薄,股本扩大的摊薄效应将在一定程度上被缓释;可转债转股价格不低于二级市场A股价格,摊薄效应最小,融资效率高;可转债对市场的影响小于直接股权融资。

  据悉,在国务院对大型银行再融资的批复中,国务院同时要求,在资本短缺的形势下,各银行更要注重资本约束,严格控制信贷增速,防止各行因信贷过快增长而加大资本缺口。

  H股分流 银行A股融资压力大减

  让市场担心日久的上市银行再融资计划终于接近尾声。截至目前,14家上市银行中已有10家公布了具体的再融资计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引领此次银行再融资潮的中行、工行、交行均采取了A+H股的再融资方式。其中,工行A股发行不超过250亿元可转债,H股增发不超过H股本的20%;中行A股发行不超过400亿元可转债,H股增发不超过H股本的20%;交行则采取A+H配股融资420亿元。

  市场普遍认为,银行融资规模看似庞大,但对于A股而言,银行融资规模普遍好于预期。事实上,原因无他,H股成为了此轮再融资的主渠道。

  3月29日,建行证实该行存在再融资计划。建行行长张建国在2009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期盼今年能够在市场上实施再融资计划,希望在(A股和H股)两个市场都有斩获。”这意味着,A股上市的四家国有大行均不约而同地采取了A+H股的再融资方式。

  此前,工行计划A股发行不超过250亿元可转债,H股增发不超过H股本的20%;中行方面,A股发行不超过400亿元可转债,H股增发不超过H股本的20%;交行则采取A+H配股融资420亿元,其中A股融资222亿元,H股融资198亿元。

  若按照上述银行H股增发的上限测算,三家行在H股融资将达1700亿港元左右。对于建行而言,市场预计该行再融资规模与中行类似。

  而按银行现有A股融资计划测算,上市银行A股再融资规模约为1400亿元。显然,H股分担了国内商业银行再融资的不少压力。

  “以H股为主要的融资渠道,是主要考虑到H股的承受能力要强于A股”,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教授李永森说,H股的估值水平也较为合理。他还表示,目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H股的股本数远小于A股,在H股增发也有利于其平衡在两个市场上的股本数。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国内14家上市银行中,A、H股两地上市的银行共计7家,分别是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
民生银行以及中信银行。其中,工行总股本为3340亿股,其中A股2510亿股,H股为830亿股。

  缓解再融资压力 银行分红率划定45%上限

  如果三大行仍按照上一年的分红率来算,中行、工行、建行2009年将合计多分红超过200亿元。这也意味着,如果不降低分红率,仅上述3家银行就要多从资本市场融资超200亿元。

  银行2009年年报公布过半,利润分配预案也已浮出水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今年银行的分红率均有明显下降。

  而记者同时也从有关银行获悉,银监会日前也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分红率不超过45%的监管规定,要求银行首先依靠自身积累补充资本金,尽量减少外部融资需求。

  股东分红减少

  近日,各银行都陆续拿出了亮丽的2009年“成绩单”,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净利润都比上年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就每股股息来看,今年股东的分红并没有增加。

  数据表明,2009年,中行每股盈利0.32元,每股股息为0.14元;工行每股盈利0.39元,每股股息为0.17元;建行每股盈利0.46元,每股股息为0.202元。而2008年,中行每股盈利0.25元,每股股息为0.13元;工行每股盈利0.33元,每股股息为0.165元;建行每股盈利0.4元,每股股息为0.197元。

  “银监会有通知,要求银行分红率不能超过45%。”一位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士告诉记者,“因此今年的利润分配预案都把45%当成了分红率的上限。”

  今年年报数据显示,中行、工行、建行的分红率分别为43.75%、43.59%、43.91%,但分别比2008年下降了8.25、6.41和5.34个百分点。

  在建行年报发布会上,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就分析说,如果建行将分红率降低到30%~35%的水平,那么建行就能够依靠自己的积累补充资本金。虽然建行已经将2009年的分红率降低了5.34个百分点,但仍然需要从资本市场再融资。

  工商银行
的资本充足率尽管在上市的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中最高,超过了12%,但依然降低了2009年的分红率。而在2009年发放贷款最多的中国银行,更是将分红率降低了8.25个百分点。

  银监会要求严守资本底线

  此前,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表示,商业银行在补充资本时,应优先考虑减少分红、股东增资和定向募集等方式来调节核心资本。另外,他还主张鼓励商业银行多计提贷款损失拨备,在经济上行期积累较多的资本。

  根据三大行的总股本情况,中行、工行、建行的利润分别为812.29亿元、1302.67亿元、1074.97亿元,如果三大行仍按照上一年的分红率来算,中行、工行、建行分别多分红资金67.01亿元、83.50亿元和57.40亿元,合计超过200亿元。这也意味着,如果不降低分红率,仅上述3家银行就要多从资本市场融资超2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位国有商业银行知情人士处获悉,由于2009年贷款增加较多,各家商业银行都普遍面临资本充足率降低的窘境。同时,由于银行之前的分红率都普遍较高,一下子降低也很有难度,因此银监会今年要求商业银行分红率不超过45%。

  资本充足率监管是今年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监管的重中之重,要求各商业银行保持资本充足率动态达标。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此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也强调,各商业银行要严守资本充足率底线,保持资本充足率在当前水平上的稳定,确保资本构成的质量。同时要严守拨备覆盖率底线,在年内必须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以上。要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强化风险管理对银行业务经营的约束和导向功能,营造合规信贷文化。(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

来源:中金在线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