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红网:为富不仁 百姓怎能不“仇富”

来源:红网    作者:付尹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8日

    近期有两则报道颇让人思量,一则报道说去年以来国内千万富翁纷纷移民海外,并转移了大量资产;另一则报道是说龙年春节期间,中国富人在境外疯狂购物就达72亿美元,而且买的多是奢侈品。从国际金融危机到今天正在扩散的欧债危机,世界经济一片低迷,各国纷纷采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措施,包括所谓西方富国,以求摆脱经济不景气的困境。中国在金融风暴中投入4万个亿扩大内需,即使今天应对欧债危机,中国政府也一样把扩大内需放在重要的位置。

  那些在国外一掷千金的富人,不会不知道国际的这种经济形势。可惜的是,自从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不断有媒体报道中国的富人在国外奢侈消费的事,在香港抢购,在美国抢购,在英国抢购,有外媒作出了这样评价:犹如一群饥饿的狼。更甚者,把资产纷纷移向它国。我们的国家在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应对危机与挑战,而国内的富人表现却差强人意,宁愿帮助刺激人家国家的消费,也不愿把钱投入到国内消费上。

  在这些富人的眼里,西方的月亮总比中国圆,比中国亮。想想他们的发家史,就可以知道其素质的高低好坏。这类富人,被称之为“富一代”。他们中有的靠着改革开放的政策,有的靠改革开放初期政策上的一些漏洞,有的靠官商勾结,有的靠造假制假,有的靠以权谋私,有的靠偷税漏税。这些人文化不高,也不存在什么思想觉悟中,就靠一个胆子大,能捞一个算一个。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没有改革开放中社会转型期的磨合,没有法律制度的缺陷,就没有这些人的发家致富。

  这些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炫富,爱摆阔。可以用一千万买一头藏獒,可以一百万吃一顿圣诞大餐。在国内炫富摆阔就算了,还要跑到国外去出丑。不会用银行卡,背着一大包钱跑到瑞士给国外小偷提供方便。同样的奢侈品,国内产的质量一点也不差,非得在国外商店挤得头破血流。国内有这么好的投资环境,却偏要把资产转移到国外。自己觉得没什么,在外国人眼里,那叫没风度,没品质,没素养,没文化,没有国家意识。丢的是人格,丢的是中国人的脸。这样的富人,按习惯的说法,穷得只剩下钱了。

  说老百姓普遍有仇富心理,不是没有道理。一些人能成为富翁,老百姓心里有数,因为他的原始积累就带着血腥,带着肮脏,带着卑鄙。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国家的政策,善良的中国百姓虽然打心里看不起这种富人,但也没有过多的追究。可这些人富了之后的种种表现,更让老百姓寒心,他们并没有如当年邓小平的希望,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而是在国家需要他们的关键时刻采取了背叛的立场,又怎能不让百姓鄙视。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不论你是怎么富起来的,不论你有多富,百万富翁也好,千万富翁也好,亿万富翁也罢,遇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好时机,遇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沾的都是国家的光,沾的是全国人民全力支持的光。国家应对危机需要拉动内需,富人最该带头。

  应该把钱拿出来,投入扩大经营也好,置买房地产也罢,购买奢侈品也行,用在国内消费上,用在扩大内需上,用在让更多的人富起来上,尽一个炎黄子孙之责,尽一份感恩之情怀。没有这点起码的爱国觉悟,就不配当一名中国富人。也不能怪老百姓要仇富,老百姓仇的是为富不仁。

分享: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