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万荃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8日
近日,关于银行业盈利快速增长这一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上市银行因近几年来净利润及中间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而被社会人士解读为“暴利增长”。目前商业银行盈利高速增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高利润增长模式是否可持续,商业银行如何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这些既需要冷静观察,也需要理性对待。
商业银行高利润缘何形成
根据近年来的统计,商业银行利润已经连续几年保持30%以上的同比增速。银监会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2011年第三季度)》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81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38亿元,同比增长35.4%;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合计净利息收入为5479亿元,同比增长28.3%。
客观来看,近几年银行业不仅在国内业绩突出,而且在规模上也逐渐居于全球前列,不可否认,推动银行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不良资产重组、促进业务创新等措施是促使银行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应该承认,息差收入仍然是国内银行目前主要利润来源。同时,随着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以及与国际的接轨,中国银行业的表外业务等非传统收入也大幅增加了。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去年市场资金面紧张情况下,银行议价能力提高,资金市场进入卖方市场,同时,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业务和其他代理业务获得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得以增长。”此外,也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由于体制、政策原因,我国的银行市场准入并没有完全放开,这也是形成银行高利润的原因。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副处长付兵涛表示,银行业之所以能够突飞猛进,可以说是得益于三重红利:一是改革红利,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财务重组和股改上市,不仅卸掉包袱轻装上阵,而且新资注入马力充足;二是经济红利,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被称为宏观经济镜像的商业银行自然也就红红火火;三是管制红利,尽管这几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从未停步,但严格的“存款管上限、贷款管下限”,使得商业银行有稳定的存贷利差收入。
走集约经营、稳健发展之路
可以说,近年来银行业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利润水平,都保持了快速增长。然而必须注意的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速逐步放缓,银行资产规模的基数日益扩大,银行业保持同水平的高速发展已不太现实。正如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撰文表示,过去几年内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有实质性的提高,不良贷款比例大幅下降,但必须看到这些亮丽的数据后面仍然隐藏着风险。他同时表示,近几年,中国银行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粗放式经营、同质化竞争、低水平创新的情况仍然客观存在。随着中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银行业必须审时度势,调整发展速度,转变发展方式,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进稳健经营,实现稳健发展。
有专家建议,现代商业银行应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提高资源集中度,采用科学管理和最新技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注重内涵式发展。在对各个产业调整的支持上,银行必须保证资源集中度以及使用效率,这就要求银行改变过去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走集约化经营道路,在经营实践中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注重各要素的优化配置。
“在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时期,银行业要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的能力,建立核心竞争力优势,创新经营模式,开拓中间业务领域,审慎完善风险管理,推行综合化经营模式,更好地发挥银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如是说。
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有业内专家认为,推进利率市场化、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开放市场等方面的金融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未来应进一步放开融资渠道限制,提高金融业效率,对此,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分析表示,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股权多元化,切实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未来一段时间,在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展融资渠道、发展中小银行以及引入风险偏好程度较高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等方面,预计会有具体的落实政策出台。其中,发展中小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步伐加快将成为2012年金融改革的主要看点。
另有专家建议,未来还应通过对金融体制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使银行的信贷更多地向实体经济倾斜,而如何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如何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也是银行业目前亟须思考的难题。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