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卢先兵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1日
2012新年伊始,福州的气温降至7度,虽略显寒冷,但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却在一天的忙碌中仅着一件灰色薄外套,精力充沛。
在他简陋的办公室里,这位银行家向本报记者独家剖析了一年来兴业变局和结构转型内幕;有成绩,也日益面临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瓶颈与挑战,不经意间总能流露出独到的经营见解。
“办银行一定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实事求是采用适合自身特点和能力的经营模式,形成特色和品牌,切忌人云亦云、一哄而上。”他对此有近乎偏执的坚持。兴业早已做好准备,加大市场化负债比例,三大结构调整先行。
这是李仁杰近年来接受采访时间最长的一次,他仍意犹未尽。“中国银行业所受的误解太多,会有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
特色增长论
《21世纪》:复杂的一年结束了,宏观形势和经营状况是否如你所预期?
李仁杰:金融与宏观形势紧密联系,去年初我们就对整个形势持审慎态度,计划做得比较稳健,实际跟预期差不多,但我们的经营情况要比预期的更好。
到去年末,兴业的总资产23856.42亿元,比年初增长29.84%,净利润255.1亿元,增长37.7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68%,资产质量继续保持优异水平,不良贷款比率稳中有降。
《21世纪》:与同行比,兴业在总部区位、信息、人才、行政资源、股东背景等方面先天不足,但这些年经营业绩却令人瞩目,个中有哪些成功因素?
李仁杰:我们的确先天不足,必须后天补,怎么补?这是我日常思考最多的问题。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实践,我最深的体会是,办银行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发展道路,扬长避短,实事求是,做出特色和品牌。
我们的特色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产品和服务走自己的路,我们要求公司、零售、同业和金融市场每个业务条线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比如公司条线的可持续金融、投资银行,零售条线的“兴业通”、贵金属买卖代理,同业和金融市场条线的银银平台、人民币做市交易等,在市场上都有一定影响。
二是资产负债管理,国内主要同行中,我们的资产负债表是最独特的,贷款在总资产中仅占40%多一点,公司和个人存款在总负债中占比不到60%,已经逐步摆脱传统银行存、贷占大头的老格局,资产负债多元化。
三是业务模式,比如我们发展零售业务,没有采用从储蓄起步的老模式,在几年前把准时机,通过按揭资产带动,快速突破。
四是内部管理,比如在我们内部架构中,业务管理总部根据实际需要设在不同区域,对公主要在北京,零售及同业和金融市场主要在上海,后台作业中心主要在福州、上海和成都,风险和财务管理总部主要在福州。
《21世纪》:与实业相比,银行的利润有些偏高,而且受益于稳赚不赔的利差政策,最近受到社会非议。这种高增长会持续么?
李仁杰:央行对存贷利率有管制,金融界的利润确实相对偏高了点,我相信今年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一定会加快,一定会推动利差的收窄,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不过,利率市场化不可能一步到位,实际上现在所谓的利率市场化就是说以市场定价的部分比重会越来越大。举个例子,债券这一部分比重就更大了。作为银行,除了你们看到的贷款外,还有相当一块富余资金投到债券,这部分资产完全是市场定价。从负债的角度,我相信今后银行负债来源中发行债券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目前这块占商业银行比重很小。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