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江西赣州:龙年新春住新房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吴齐强 许军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31日

    编者按: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加快经济发展,强化政策支持,以人为本,从老百姓最关心、最亟须解决的问题着手,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去年9月以来,我市整合各级资金7亿多元,对“两红”人员的危房进行改造,原定计划改造2857户,实际完成4874户,完成率达170.6%。《人民日报》1月30日6版刊登《江西赣州:龙年新春住新房》一文,对我市完成“两红”人员危房改造,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进行报道。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江西赣州:龙年新春住新房

吴齐强 许军

  龙年春节,江西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睦敬村村民欧阳俊保老人格外开心。这位17岁参加红军,参加过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如今已95岁高龄的红军失散人员,这些天正和家人忙着装修新房。再过两个月,老人一家六口就将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和欧阳俊保一家一样,赣州4874户在乡退伍红军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及其遗属,所居住的危房都将得到改造。

  2011年初,中央出台专门优抚安置政策,按照中央、省、市专项财政补助,县(市、区)财政配套的“政府扶持为主、个人自筹为辅”形式,对“两红”人员及其遗属进行集中安置或发放修建房补助。去年9月,赣州整合各级资金7亿多元,对4874户农村“两红”人员住房及其遗属危房进行改造。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可实行翻建、新建,也可维修加固。

  在赣州瑞金市武阳镇凌田村,94岁高龄的“两红”人员谢春贤同样充满感激。谢春贤一家11口人,一直居住在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老宅里。去年11月中旬,谢老一家得到建房补助款4万元,12月便动工新建了一栋小楼。“再过一个月,我们一家就能搬进去了。”谢春贤高兴地说,“房子是大事,真没想到政府能专门考虑解决我们的住房问题,感谢党、感谢政府的关怀。”

  失散老红军黄昌彬老人今年100岁了,家住赣州赣县湖江镇镇江村,18岁参加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时腿部受重伤。几十年来,黄昌彬一家十多人一直挤在不足9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生活十分不便。去年,在“两红”人员危房改造项目支持下,黄昌彬家建起了一栋两层半的红砖房。黄昌彬老人逢人便竖大拇指:“党的政策好啊,没想到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在赣州于都县马安乡上宝村桥下组临国道边,9户“两红”人员及其遗属的新房正在建设之中,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完工入住。马安乡连片安置点计划分三期集中安置60余户,安置点统一征地、统一户型、统一供水供电、统一平整基础,并实行土地水保、林业等审批零收费。目前,赣州这样的安置点已经启动10个。(原载2012年1月30日《人民日报》6版)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