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21日
文清路上,那一份执著和坚守
——走近文清路商业街提升改造工程施工工人
春节将近,年味渐浓。1月19日,记者走进赣州城区文清路商业街提升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只见这里吊装机起起落落,工程车来来往往。小雨笼罩的工地上,气温低至5摄氏度,工人刘克学和妻子赵树意及他们的工友们在这里来回忙碌……
刘克学、赵树意夫妻俩来自湖北监利县,是这次文清路商业街提升改造第二标段的泥工和小工。
一顶安全帽,一把泥工刀是刘克学所有的装备,只见他一手拿着砖块,一手拿着泥工刀熟练地施工,粗黑的大手冻出了好几道口子。“戴手套干活,总是不得劲。”他憨厚地笑笑。
2011年12月中旬,刘克学夫妇和20多名湖北老乡一起加入到这次文清路商业街提升改造工程,如今已是腊月二十六,他们仍在工地上紧张地忙碌着。“往年像现在早就回家过年去了,这次工期特别紧,党和政府很关心我们,又送姜汤,又帮我们订好回家的车票,我们无论如何要保质保量完工后再回去。”和记者匆匆聊了几句后,刘克学又爬上二楼开始砌屋檐。妻子赵树意则在和灰机旁装着泥沙。
记者问赵树意:“作为一个女工,在工地是否吃得消?”她笑笑说:“习惯了!我在工地上做小工已经有5年了,只是天冷时腿会发抖脚会发麻。”赵树意一边回答,一边麻利地和着泥沙。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12时,沿着搭建的脚手架,记者同施工人员一起行走至工棚。脚手架被雨淋湿,走在上面湿湿滑滑的。随行的工人谢晓峰告诉记者,“今天只是有点小雨,前几天下大雨,施工队在收工返回途中,从脚手架上下来时只能凭着感觉跟着前面的人走,有一名工友在捡工具的时候摔了一跤,幸好无大碍。”
回到工棚,刚买来盒饭的丁师傅已经将午饭全部摆放好了。没有桌子,大家只能将饭盒端在手上;没有座位,大家就着木板、杂物围坐,却吃得乐呵乐呵的。午餐其实只是简单的辣椒炒肉和西红柿炒蛋以及大米饭,刘克学说:“可能是太累的缘故,吃什么都觉得香。”
记者问赵树意:“在外施工时会想家吗?”赵树意话语开始沉重起来:“多么艰苦的作业环境,我们都能克服,就是克服不了想家的心情,白天忙碌着不觉得,一到夜晚住在工棚,就开始牵挂家人。我们夫妻俩一年在家的时间加一起还不到1个月,儿子每次看到我们都觉得陌生,每天最盼望的事情就是给家里的亲人打电话。”
“尽管大家都盼望早点回家过年,但工期不等人,作为工人我们应该尽职尽责保证工程按时完工。”放下饭盒,刘克学又走入施工现场,开始了紧张的忙碌……
据了解,为了保证工程能够在春节前按期完工,将文清路打造成具有宋城风貌的古街,施工现场每天都有近千名像刘克学夫妇一样的工人加班加点赶工期。他们默默无闻舍小家为大家,冒着严寒,辛勤地坚守在施工一线,他们是文清路上最美的风景。(王冬梅 特约记者欧艳芬 记者胡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