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姜韧:牛市 替“老龄化”问题建模型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韧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9日

    “养老金、公积金”入市成为市场热门话题,似乎人们更多地将“养老金、公积金”潜在的入市规划视作“救市”或“托市”举措,殊不知并不是“养老金、公积金”救股市,而是只有资本市场牛市才能够托起未来潜在的庞大的“养老金、公积金”需求。

  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发达经济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建立经济模型进行研究。依时间顺序,日本、欧元区和美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上世纪末再至前年,都已分别步入老龄化社会,期间影响全球的两次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7年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其背后根源都与日本和美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密切相关,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于老龄化社会的经济模型研究程度的高度,又分别决定了这些国家在面临老龄化社会考验时的表现。例如:同样面临老龄化社会影响,美国股市和楼市的表现明显优于当年的日本,这其中就是汲取了当年日本的教训;同样是欧洲国家,老龄化最严重的芬兰和德国,经济表现反而在欧元区国家中出类拔萃。

  对于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考验,这些发达经济体普遍的经验是:一、延长退休年龄;二、提高生产率;三、吸引投资。在整个上世纪下半叶,提前退休的“早退休”现象并不仅是中国特色而是全球趋势,但是在2005年至2010年之间,这一趋势已在全球出现了逆转,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中国第一步至少会向“弹性退休”过渡。“提高生产率”其实就是现在瞩目的经济转型话题,当人口抚养比例逐渐发生变化时,“提高生产率”是唯一的解决方式,所谓经济转型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破解这一难题。最后“吸引投资”则涉及“养老金”问题,人口抚养比例逐步发生变化的过程就是“养老金”缺口增加的过程,依托分红有投资回报的资本市场牛市是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重要手段之一。

  自2013年开始中国人口抚养比例将出现拐点开始上升,2025年是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之窗,但2013年至2035年仍低于53%的“人口红利”期标准,处于劳动力丰富、抚养负担低、储蓄率高的“人口红利”期,这是确保中国经济具备转型成功和资本市场走牛的关键要素。与此同时,中国在建立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经济模型时,资本市场牛市是方案的解决途径之一,因此目前“养老金、公积金”入市规划提上议事日程最重要的经济背景就是未来20年“人口红利”期对于2035年之后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未雨绸缪。

  虽然过去十年从指数角度看,A股市场可谓是零涨幅,但是从市值增长角度看,近十倍的市值增幅背后折射出资本市场功能定位的问题,而为“老龄化”问题建立经济模型会倒逼资本市场定位的完善,目前顶层政策设计已释放出这一信号,同时伴随着通胀上升势头得到遏制,2012年牛市可能已在脚下。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