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寻找中国股市稳中求进新动力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冯定豪 彭亚利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6日

    编者按:2012年,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十二五”所确定的发展战略,仍是中国经济所应走的道路。在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特殊阶段,当决策层公开表示要“提振股市信心”后,股市这一经济发展“晴雨表”的功能该如何体现?我们推出这一大讨论,就是希望关心资本市场发展的有识之士能发表独到见解,为寻找中国股市稳中求进的新动力献计献策。

    中国公司如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驱动力

    2012年,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十二五”所确定的发展战略,仍是中国经济所应走的道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在于如何保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如何大幅度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使中国企业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成为全球增长的驱动力;以及如何应对那些影响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因素,并据此调整发展的模式。要完成这些任务,达到这些目标,不是沿着过去三十年道路的惯性走下去所能奏效的。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新的战略和新的举措。

    之所以要有新思维,新战略和新举措,是因为经济和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驱动力,新的趋势正在形成。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告诉我们旧的模式难以为继。对国家,应重思经济增长模式;对企业,应重思商业模式。如果企业对此认识不到,准备不足,还沿着以前的路子走,就很有可能把握不住商业的脉搏,从而失去发展的良机,甚至遭遇额外的困难。

    我们认为,有四大因素将对中国经济和商业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因素或将改变企业的运营环境,或将改变企业的商业和运营模式;有些因素将为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另一些因素会导致企业的经营产生暂时的困难;其中有些因素具有全球共通性,有些因素是中国独有的。

    一、中国需要平衡经济增长模式

    无论是世界经济秩序的重新平衡,还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再平衡,都将催生新的商业环境,呼唤新的商业模式,产生新的重塑未来的力量。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由对“失衡”的反思,引出的“平衡”或“再平衡”/“重新平衡”概念,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界,管理学界,政府和企业界人士所探讨和谈论。确实,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由来已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它变成一个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失衡有两个层次,在全球范围内、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发展失衡;在中国国内,是经济增长模式的失衡。

    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失衡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高储蓄、低消费、高出口;以低成本制造为优势,支撑出口导向型的经济。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发达市场国家,低储蓄、高消费、高进口;以“寅吃卯粮”的方式消费新兴市场的出口产品。出口导向型的新兴市场国家积累了大量外汇盈余,而进口大于出口的发达国家却累积贸易赤字;于是松开口袋的富国向捂紧口袋的穷国通过发行债券借钱,造成发达国家市场流动性泛滥。过多的货币使人们不再认真对待信用,大家都想从资产交易中赚一把,全不管交易本身是否存在风险;只要能把球传给下家,天塌下来也不再是我的事;信用体系因此失灵,造成了贻害全球的金融危机。这是消费、储蓄、投资、货币流动和信用体系的失衡。其二,长期以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单极世界之中,经济力量集中于发达市场的经济体。这些经济体主导和控制商业规则、创新、技术、资金和品牌,是全球经济的中心。源于这些经济体的跨国公司,驰骋世界,把触角伸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而位于非发达市场的经济体,则长期处于边缘状态,被动地接受既有规则的约束和他人力量的支配。此为经济力量分布的不平衡。

    在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平衡表现在微观上长期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的制造;缺乏自有品牌,自主技术和创新的支撑,价值增加有限。宏观上过分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而国内消费不足。经济结构上,还是东南沿海强,中西部内陆弱;国有企业仍然掌握大部分资源,民营企业受资源和体制之限,无法染指众多行业。中国经济规模大则大矣,但仔细检查其身体,可以发现它还是一个体格不匀称的巨人。

    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平衡已为人所关注。大规模重新平衡的进程已经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力量对比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经济增长的中心开始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新的塑造商业环境的力量正在形成。世界从单极转向多极,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从单向依赖转向互相依赖;创新,资本,资源,人才从单向流动转向互相交流。新兴市场的国家与旧有体制处在某种“脱钩”的过程中,在旧的不平衡的体制下依赖和被依赖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自变量和它变量的分野,不再明显和清晰。例如,200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巴西的直接投资2009年仅为9,200万美元,巴西官方预测2010年将剧增到100亿美元。这两个分别位于地球两端的发展中大国,正在向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天平上增加制衡的砝码。

    无论是世界经济秩序的重新平衡,还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再平衡,都将催生新的商业环境,呼唤新的商业模式,产生新的重塑未来的力量。未来的十年,将很可能是全球经济实现新的平衡的转折点。尘埃落定之后,对这些变化和新的力量做出反应,因势利导,抓住先机的企业将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反之,如果认为经济发展再平衡只是经济学家或政治家应关注的事情,是学院和书斋里清议的话题,而对其不与理会,则会面临风险。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