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媒体称电影票“限价令”存三大忧虑 担心遭抵制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司马童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2日

  据《人民日报》报道,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日前在京表示,电影票价体系亟待改革,票价偏高的现象依然持续,工薪阶层看电影的期待与要求难以完全满足。为此,2012年电影局将出台建议性指导票价标准和最高限价。

  电影票“限价令”的可喜之处自不待言,而如何让这个“限”字更好更快地发挥作用,还该反其道而行之,无妨说说它的可忧之处。笔者提出“三点忧虑”

  一忧“限价”的形式会不会多于实质。按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使用的措辞看,2012年将要出台的,其实不止是一个“最高限价”,还包括了“建议性指导票价标准”。就是说,一年中,不管“指导价”或“最高价”孰多孰少,都应视作是“限价工程”的共同组成。如此,疑虑顿生:既然现实生活中的“建议零售价”早成了一种鸡肋,难道电影票的“指导价”,就能与众不同、独放“异彩”?但愿“限价令”的实际意义不打折扣。

  二忧“限价”的参考会不会脱离地气。电影票价格多高合理,限到多少才属正常,最有发言权的无疑是市民百姓。近年来“听证帝”“听证奶”层出不穷“伪民意”、“伪调查”时有所闻,大众对某些“社会调查”和“民意数据”信心大失。电影局说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影片,分门别类地确定“限价标准”,实在是“谈何容易”。

  三忧“限价”的落实会不会遭遇抵制。近年来,国产电影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大牌导演和大腕明星加盟的所谓“国产大片”,渐渐显示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越心理。反映在电影票价,就有了“以我为主”的强势心态。那么,新的一年尝试实行“限价令”时,若碰上以“发展民族电影产业”相挟的软钉子,票价真的还能不折不扣地“限”下去么?

  但愿电影票“限价令”三忧,只是笔者的杞人忧“限”。

分享: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