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1日
尽管去年A股“熊冠全球”,但IPO步伐并未放缓,一年间A股市场迎来282余个新面孔,全年IPO融资总额达到2820亿元左右,在全球主要市场当中再度名列前茅,处于我国历史第三高水平。在外部欧债危机加深、内部货币政策紧缩的大环境中,取得了不错的融资成绩。不过,去年江西新增上市企业才1家,明显少于2010年。
A股IPO失意,江西板块上市公司不乏传奇股,凭借稀土、重组等,面临退市风险的*ST昌九上演了惊心动魄的走势,由涨停板到跌停板也就一夜之间的事。
失意
去年仅恒大高新上市
恒大高新成功登陆中小板
回首2010年,江西资本市场融资实现了丰收年和突破年,有4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是我省企业首发上市最多的一年。不过,进入2011年,我省企业登陆A股市场显得十分曲折。全年仅恒大高新在中小板挂牌上市。与去年全国A股282家企业成功上市相比,我省显得寒酸。
恒大高新2009年末创业板IPO碰壁后,然后转战中小板。之前由于股权过于集中,恒大高新“对症下药”稀释了家族股权,引入达晨等创投大佬“护驾”。经过两轮股权稀释,实际控制人朱星河及其家族关联自然人的持股比例降至91.33%,从而降低了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的风险,公司治理水平得以提升。经过系列举措后,恒大高新终于在2011年6月登陆中小板。
因遭质疑,两公司过会后仍无音讯
去年我省还有江西西林科、江西博雅生物首发上市申请获得通过,离上市也就一步之遥。但是,这两家企业获通过遭各方质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历程。西林科自3月份开始,对其的质疑接踵而至,其中包括技术独立性成疑、最年轻董事争议、核心技术前景黯淡等,以至于西林科至今未拿到发行批文。
西林科被质疑的还有公司实际控制人身份的问题,既是董事长又是高校副校长的双重职务,这与相关部委的规定有冲突。2011年7月,西林科二次闯关创业板,被证监会决定延期对该发行申请文件进行审核。
同样,江西博雅生物首发申请获得通过后,曾经的一次医疗事故被媒体翻出来。股权结构方面,博雅生物在招股说明书中坦承公司没有实际控制人。事实上,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一般属于股东结构复杂、股权较为分散的类型,博雅生物正是如此。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问题,影响了博雅生物的上市进程。
股市下跌 百亿再融资搁浅
2011年,为实现产业扩张,我省有华意压缩、新钢股份、仁和药业、中文传媒等8家上市公司抛出了再融资方案,主要为非公开发行,融资额百亿余元,远超当年IPO的融资额。不过,由于股市持续下挫,多数再融资企业股价不断下跌。以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计,有7家再融资公司股价跌破增发价。如华意压缩、泰豪科技、新钢股份的非公开增发价分别为6.85元、8.87元、6.23元,而去年末这三家公司的收盘价为4.46元、6.72元、4.76元,可谓未发先破。
从这8家公司的公告看,有的增发方案获批,有的仍搁浅,获批的由于股价破发等因素,还未执行。记者注意到,由*ST鑫新更名4个月后,中文传媒去年8月发布了定向增发方案,将募集不超过13亿元投向于新华文化城、现代出版物流港等五大项目。不过,据中文传媒去年12月的公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事项尚需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增发还存变数。
奇特
*ST昌九玩的就是心跳
2011年,江西板块股价整体下挫逾三成,但这不影响个别公司的精彩表演。在31家上市公司中,唯一的退市风险股*ST昌九表现得十分抢眼,与2011年中7.84元的最低股价相比,到11月份冲高至15元上方,将近翻了1倍。
*ST昌九的上涨,并不是说其有非凡的业绩,而是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去年3月下旬,一条关于江西昌九生物化工股份公司定向增发收购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的市场传闻,使得该公司股价连续拉升。去年9月~11月股价不断攀升期间,稀土与重组两大故事轮番上演。
去年11月4日,1.6亿财政补贴雪中送炭,让*ST昌九退市风险暂消。11月13日接江西省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通知:同意省国控公司就赣州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有意受让其所持江西昌九化工集团有限公司85.40%股权事宜进行磋商洽谈。随后大股东迅猛减持,与公司的重大股权变更,配合得天衣无缝。赣州工投重组故事还没讲完,市场再度兴起赣州稀土借壳的传言。
不过,自从2011年11月11日*ST昌九涨停后开始停牌。到12月初,启动跌停板旅程,伴随着稀土梦破、重组事宜含糊其辞等所谓的澄清,*ST昌九单月遭遇15个跌停板,一月之内股价打六折。
业绩“最惨”房企成强势股
尽管从2009年12月份以来,国家加强了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但对行业内公司的业绩并未造成大的冲击。据统计,2010年前三季,在上市房地产企业中仅有六家亏损,其中中江地产亏损最多,公告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为2.16亿元,比2009年同期下降22196%,堪称地产股中“地惨”。
据公开资料,中江地产通过资产重组,新大股东江中集团将旗下的房地产企业江中置业整体置入公司,公司名称也变更为中江地产。对于亏损的原因,公司主要归咎于公司对富豪科技1.5亿贷款担保所承担的连带保证责任仍未解除,导致公司亏损。不过,受巨额负债基本解除的影响,2010年实现每股2分钱收益,到2011年前三季度增至3分钱。一年之内股价从地狱到天堂,实属少见。
中江地产股价大起大落,但在2011年才下降12%,与本土赣粤高速、江西长运等质优股相比,算是强势股。可以说,仅江西板块去年沪深上市股票的走势看,折射出A股的怪现象,好企业股票淡如水,一些不被看好的股票总能上演乌鸡变凤凰的传奇。
■记者秦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