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9日
8日,为期40天的2012年春运正式启动。按理说,出租车这个时期是进入了旺季,但是的哥万先生却贴出转让自己的“私牌”的广告。更让人奇怪的是,原本从不愁车子无人承包的南昌一家知名出租车公司,也在媒体上打出了招聘司机的广告。
万先生告诉记者,在南昌,人们习惯把出租车经营权证称为“出租车牌照”。目前,南昌出租车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这也导致“私牌”在炒高后泡沫开始破裂,一张“私牌”从最高80万元跌至目前60万元左右。
出租车“私牌”价10年涨了40倍
记者了解到,由于南昌的出租车有公司承包和个体经营两种类型的经营模式,所以导致了南昌出租车牌照的公牌和私牌之分,公牌私牌之分是从牌照的有偿使用权角度来区分的。
因为所有出租车牌照的经营指标权都归属政府,而出租车有偿使用权属于各大出租车管理公司,由出租车公司制定不同方案将车承包出去投入运营的,这种牌照就属于普通意义上的“公牌”。而“私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出租车车牌的有偿使用权属于个人。
“我的记忆中,早在2001年的时候,南昌市共有3285辆出租车在运营,其中600多辆是‘私牌’车,当时出租车‘私牌’转让费是2万元左右,但是到了2011年涨到了80万元左右。”南昌老的哥熊先生告诉记者。
“私牌”价格暴涨源于稀缺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士“私牌”在10年间涨了40倍?记者从南昌市市政部门了解到,“私牌”暴涨的主要原因是“私牌”的稀缺性。
因为1992年前个人可以申请出租车牌照的运营权,当时没有什么“公牌”、“私牌”的概念。后来国家对出租车行业管理逐步规范了起来,到了1995年以后,“私牌”不再发放,出租车牌照统一由出租车公司于政府拍卖取得,然后统一管理、运营,所以“私牌”是卖方市场,属于稀缺资源。
“另外,‘私牌’在营运中的成本要低很多,比如‘私牌’每个月不需要交4000多元的承包费(俗称‘份子钱’),只要交300元左右的托管的管理费。”有6年出租车驾龄的金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们行业里有部分的哥的姐们,开始把投资出租车“私牌”作为赢利方式,而更多的“私牌”持有者则等待着车牌价格的继续走高。
“在南昌,出租车私牌倒卖是公开的秘密,一些不开出租车的人也加入了炒牌的行列,很快南昌的出租车‘私牌’在炒作下开始暴涨。”金先生认为,出租车“私牌”在几轮炒作后泡沫越来越大。
南昌出租车“私牌”遭炒作后一路回落
“真没想到,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价格跌得这么凶。”贴出自己转让“私牌”广告的万先生告诉记者,从2011年的10月份开始,市场上已经飙升到80万元一张的“私牌”,开始一路下跌,目前只有60万元左右。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私牌”价格暴跌呢?万先生告诉记者,原本南昌只有3800多辆出租车,但是随着2011年10月份城运会的召开,一下子加了300辆出租车,另外,为缓解打车难,南昌市政府计划到2012年还将分批投放节能与新能源出租车400辆。
“增加车辆是一个方面,最要命的是南昌市现在到处堵车,生意实在难做,原来我们早上6点出门,中午12点交班,毛利润300元没有问题,现在由于堵车,同样的时间,毛利润只有220元左右。”万先生告诉记者,南昌堵车现象已经成为常态,生意很难做,而且南昌在建地铁,南昌出租车“私牌”投资预期行情同样看跌。
据记者了解,由于目前南昌的士生意难做,很多人开始逃离出租车行业,南昌出租车的“公牌”也跟着跌价,原来要30多万元的“公牌”,现在也只要到了24万元左右,甚至部分出租车公司开始打广告招聘出租车公司。
“炒牌一族”开始撤出出租车行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南昌出租车的“私牌”的价格是随行就市的,由于目前南昌出租车利润下降,“炒牌一族”开始撤出,有利出租车行业回归理性。
“福建的厦门、浙江的温州都热炒过出租车使用权(俗称牌照),被投资客炒到100多万元,导致运营成本太大,结果发生了出租车司机停运事件。”从福建回到南昌开的士的冯先生向记者透露,出租车“停运”理由其实不外乎一个,那就是赚不到钱。赚不到钱的背后,却隐含着一场来自“牌照”的利益博弈,出租车业里有“二包”、“三包”车主,通过层层剥笋,利润大部分都被车主拿走了。
因此,在冯先生看来,出租车不管是公牌还是私牌,价格被炒得太高对出租车行业都是不利的,尤其是随着南昌地铁的开建、公交网络的延伸完善、私家车的不断增多,人们的出行方式已经有了多种选择,南昌的出租车“私牌”想再回到80万元一张已不现实。
■记者洪怀峰、实习生李翠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