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刘芳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30日
立足资源 打造特色产业聚集区
——看赣州如何让资源在产业上活起来
近日,信丰兴邦光电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光学树脂自动生产线前操作。该公司是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光学镜头企业,总投资1.4亿元。该公司于今年11月投产,预计年产值超亿元,纳税可达1500万元。信丰县大力建设省级重点电子产业基地,力争2015年电子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今年,随着兴邦光电、格物致电子、信荣达电子等26家电子项目的投产,该县电子产业年收入已突破25亿元。曾庆露 朱建文 记者吴悦 摄
从空中俯瞰赣州,聚纳之地:三脉(武夷、南岭、罗霄)相拥,三水(章江、贡江、赣江)相绕。
聚纳之地,兴盛之地。赣州资源丰富,是著名的“世界钨都”“稀土王国”,黑钨储量全国第一,离子型中重稀土矿储量全国第一,已成为全国重点有色和稀土金属生产基地。赣南脐橙产业,是赣州继钨和稀土之后的另一张“经济名片”。赣州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是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被誉为“世界橙乡”。
蓄势而勃发,兴盛而奋进。近年来,我市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然而,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市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进一步打造特色产业的聚集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特色产业基地,让资源在产业上活起来,助推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发展壮大高端矿产经济
世界钨都,久负盛名。赣州钨矿的主要类型属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现已发现并探明有储量的矿区106处,累计探明储量114万吨,保有储量49万吨,占全国的39%。我市黑钨矿赋存状态好,易采、易选、品质优良、有害杂质少、回收率高。
我市离子型稀土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的主产区。已探明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77.3万吨,保有储量33.6万吨,占全国同类稀土资源保有储量的60%,远景储量近1000万吨,在国内外同类型矿种中位居第一。
钨、稀土资源是最宝贵的战略性资源。我市坚定不移地推进钨、稀土等优势资源整合,为高端矿产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矿产资源保障。我市为推进钨、稀土等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治,严格执行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严格落实钨、稀土开采总量控制制度,杜绝和查处乱采乱挖、地方政府默许非法开采、企业擅自超配额开采等非法行为;对矿业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实现钨、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的持久规范。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市对稀土资源实施了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暂停部分县稀土开采,资源暂时封存,稀土矿山生产秩序显著好转。
纵深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我市将整合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切实解决好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小、散、乱、低、差”问题;综合运用市场、经济和法律手段,全面完成开发整合任务;坚持资源整合与推进高端矿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培育章源钨业、中瑞科技、金力永磁等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环境污染少的矿业高端企业,建立企业扶持和激励机制,将优势资源向高端矿业企业集中。
今后,赣州将抓住国家加强钨、稀土等战略性资源管理和整合的有利机遇,重点发展稀土磁性材料及永磁电机、发光材料及绿色光源、稀土陶瓷材料及应用产品、钨硬质合金及刀钻具,力争5年内形成4万吨磁性材料、6000吨荧光粉、1000万台永磁电机、1万吨钨硬质合金的年生产能力,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打造世界知名的稀土产业基地和钨产业基地。
“鸣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汽笛”
今年2月,省发改委批准江西省钨与稀土工程研究中心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将其列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
今年6月,全省第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章贡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赣州新型电子材料)基地落户赣州,基地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420亿元,年利税32.34亿元,并可解决1.1万人就业。
近日,在位于赣州开发区的孚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生产锰酸锂汽车动力电池。这种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用锰酸锂电池,可承担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大巴车等车型的动力输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孚能科技锰酸锂电池项目,其第一期工程投资约5亿元,工程投产后,动力锂离子电池年生产能力将由125兆瓦时增加到653兆瓦时,具备为1.2万辆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及2400辆电动大巴车生产配套电池的能力,5年内销售收入可突破350亿元,可带动上下游1000亿元销售收入的新能源配套企业集群发展。
以孚能科技等企业为龙头,一个重点发展储氢电池、锰酸锂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产业链正在加速成形。这是赣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带动产业加速发展,促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
通过科学分析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我市瞄准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要求,发挥赣州资源优势,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工业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和电控系统三大关键组件,我市以城市公交车为切入口,争取一年起步,三年形成规模,五年内在赣州建成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同时带动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在积极承接珠三角、海西等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基础上,我市大力开展招商,重点发展LED产业,发展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消费电子和工业电子,加大对软件业的扶持力度,规划建设软件产业园,重点培植赣州开发区、信丰、于都和章贡区的特色基地;
同时,我市充分发挥中药资源和生态环境两大优势,以生物技术和中药现代化为切入点,以中成药工业为主攻方向,依托青峰药业、海欣药业、九华药业等现有医药企业,建设规模化、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
抓住国家、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我市“鸣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汽笛”,提出重点打造三个基地,实施一个工程,即打造全国知名的“稀土永磁材料及永磁电机产业基地”,打造全国知名的“发光材料及绿色光源基地”,打造全国知名的“硬质合金及刀钻具产业基地”,实施“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工程”,力争5年内形成新能源汽车20万辆、动力电池1万兆瓦、电机3000兆瓦、电控系统40万套的年生产能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建成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基地。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上犹县陡水镇茶坑村的种花大户蓝裕勇,在上犹县陡水镇、梅水乡,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等地拥有花卉苗木基地三四百亩,培植的桂花等树种在广东、四川等地十分畅销,年收入超过3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陡水镇村村种桂花,为农民开拓了一条铺满鲜花的致富路。
今年年初,我市着力培育壮大以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新型产业,从而把赣州精心打造成具有南国特色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加速形成苗木繁育工程、科研中心、交易市场和后续产业发展的新型产业集群。
日前,记者在信丰县油山镇看到一派迷人景象,满山的脐橙金果灿灿,忙碌的果农笑逐颜开。“今年的脐橙大丰收,普遍增产三成,挂果比较好的甚至有增产五成的。” 油山镇新水塘村果农肖承福高兴地告诉记者。在他的橙园里,他雇了30多名农民帮忙采摘脐橙。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为发挥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我市大力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围绕做大做强脐橙、生猪、花卉苗木、蔬菜、油茶、工业原料林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我市整合各种农业发展资金,致力于打造一批集生产、加工、营销、科研、中介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我市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脐橙面积181万亩,产量突破140万吨;新造高产油茶19.19万亩;新建桂花苗木基地5.42万亩;新造工业原料林33.82万亩;与广东温氏集团签署200万头生猪产业化合作项目,出栏生猪570万头,同比增长5.7%;新增蔬菜面积5万亩,产量达240万吨,同比增长5%。我市相继涌现了瑞金鳗鱼、金边瑞香、兴国灰鹅、定南生猪、宁都黄鸡、大余麻鸡、上犹茶叶、安远西瓜、石城白莲、全南高山蔬菜等100多个农业知名品牌。目前,全市发展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5个,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62个。
我市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加工销售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加农业附加值,产业化层次明显提升。今年新增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总数达411家),5000万元以上5家(总数达93家)、亿元以上1家(总数达41家),新增农民合作社446家。我市还以园区的聚集效应促进优势产业升级,筹建中国(赣南)脐橙研究院,大力建设瑞金、信丰赣南脐橙产业科技示范园。
预计2011年,我市农业总产值将达380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680元,同比增长12%,为2004年以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记者刘芳)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