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徐天晓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8日
“银行追着小贷公司赤脚信贷员跑”
小额贷款公司在宁夏的快速发展,不仅扶持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对信贷环境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本报记者 闫立良 于德良 李立平
培育信贷市场、农村金融、反贫困、妇女扫盲、文化生活,如果不进行现场调研和切身体验,恐怕很难有人会把这些和小额贷款公司联系起来。《证券日报》记者在宁夏调查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时,却发现这些都是小贷公司顺理成章的产物。
尤其是“银行追着小贷公司赤脚信贷员跑”已经成为一种现象。所谓“赤脚信贷员”是小贷公司对员工的称呼,赤脚信贷员深入到乡村的每家每户,构建的网络客户优势令各大银行分支机构望尘莫及,很多银行的信贷员不得不走捷径,小贷公司的信贷员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挖客户。
自2006年以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办具体组织实施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宁夏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试点省份,却是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最好的省区。宁夏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实践证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有序引导了民间资本规范回流,有效遏制了民间非法借贷,有力缓解了县域金融“贫血”,开辟了农民和农村微小企业资金需求的新渠道,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户、各类创业人员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有益尝试,对实现农村金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宁夏推广、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经验已被国内外同行誉为“宁夏模式”,成为全国的样板。
小额信贷机构的宁夏样板
5年来,宁夏小额贷款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宁夏金融支农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6年12月29日,由自治区金融办牵头,自治区纪检委、自治区党委政研室、央行银川中心支行、宁夏银监局等单位组成招标委员会,以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了4家小额贷款公司,至此宁夏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迈开了非常关键的一步。
对宁夏开展的“金融反贫困”工作,回良玉副总理曾做出过重要批示:“为解决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问题,宁夏较早开展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广覆盖、符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当地实际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之路,应予认真总结和推广。”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