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钮文新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7日
央视《对手》栏目录制年终节目,邀请了大量实业家作为晚会现场的观众,在这个活动上,现场嘉宾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过冬。
企业已经深深地感到了寒冷,而且期盼着哪怕是些许的温暖。那他们最希望的温暖是什么?放松信贷,或者说让贷款价格便宜一点。现在,高昂的财务成本已经压得他们几乎窒息。
从媒体的报道看,温家宝总理此去苏南考察,听到看到的最大问题、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显然主要集中于资金过于紧张,信贷成本过高,企业难以承受。温总理甚至说出“银行不要把企业当成唐僧肉”的话。
不过我以为,贷款利率之所以畸高,关键原因在于信贷过紧,整个中国的货币环境已经与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出现了巨大的偏差。“银行把企业当成唐僧肉”这句话,似乎是在责怪银行把贷款价格定得过高、条件过于苛刻。但银行之所以如此强势,其根本原因在于信贷过度稀缺。因此不解决货币政策过紧的问题,信贷不可能降价,这难道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吗?
当然,我们不否认金融垄断所构成的“强权价格”,这当然是垄断条件下的基本价格特征。但是,如果垄断定价和信贷稀缺共同发挥作用,那企业的日子不就难上加难了?我坚信,破除垄断绝非一日之功,而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适度放宽货币,增加信贷”。
不错,总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认知非常正确,无非是“三个双碰头”。其一,外需和内需下滑双碰头;其二,总体需求和企业综合成本上升双碰头;其三,经济下行与物价处于高位运行双碰头。这“三个双碰头”必然导致制造业效益下滑。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