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狄梦宇)建设银行(0939)旗下建银国际研究部董事总经理苏国坚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上半年本港资金仍然充裕,投资股市的不明朗因素及风险相对较小,下半年存在各国退市的可能性,他建议投资者选择基建、电力等保守稳健的股份。纵观全年投资,他比较看好科技、新能源、医药、基建、地产、金融及消费等板块。
中资券商力拓香港市场
内地海通证券收购本港大福证券(0665)、去年底19家在港中资金融机构发起成立“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反映中资券商正大力开拓香港市场。建银国际今年也计划大肆招兵买马,争占市场。苏国坚介绍将该行研究部增设深圳分点,并将现有北京研究部的5名研究员扩充至10名,本港的研究员希望倍增至逾30多人,预计年底研究员总数增至70多人,招聘工作已经开始。他希望能通过扩充强化和细分重点行业。
监管部门为俄铝(0486)上市设置了众多条条框框惹来争议,苏国坚表示,在经历了雷曼迷债一役后,本港监管机构变得甚为审慎,也希望投资者谨慎参与俄铝此类高风险的IPO。但他指,很难以这次特殊情况作为未来类似案例的标准,“毕竟这次大家都是摸石头过河”。
倡港增人民币投资出路
内地楼价节节攀升,市场担忧存在资产泡沫,苏国坚指出,分析楼价情况要视乎内地的不同地区。他解释,比如东南沿海地区的楼价上升有不断增长的人口支持,风险较低;相对而言,中部地区的楼市需求有限。又如海南岛主要依赖旅游业拉动,长住人口较少,若当地楼价大幅增长则具一定风险性。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表示,今年会加强部门沟通,探讨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的制度安排,无疑是上海国际板呼之欲出的明显信号。在中国经济重要性日渐彰显下,香港面对的是利弊参半的未来。苏国坚表示,境外的人民币资金缺乏良好的投资渠道,当前在本港仅限于人民币储蓄和人民币债券等有限方式,香港应该探索人民币认购新股、发行人民币企业债等新的投资领域,以吸引散落在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民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