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我国已与13国家或地区签1.29万亿人民币互换协议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谭德波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5日

    金融危机以来,央行先后与1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在央行与泰国银行签署了700亿元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之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已先后与13个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签署了相关协议,总规模达到1.2912万亿元人民币。

    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泰国银行在曼谷签署了中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加强双边金融合作,促进两国贸易和投资,共同维护地区金融稳定。互换规模为700亿元人民币/3200亿泰铢,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业界专家指出,在新兴市场汇率和利率都有波动的情况下,开展货币互换对泰国来说好处是比较突出的,因为泰国的宏观经济稳定性和中国比不在一个层次上,通过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能够提高泰铢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同时,货币互换规模的扩大也有利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至此,金融危机以来,央行已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冰岛、新加坡、新西兰、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签署了13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人民币国际化顺应市场需求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客观存在


    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客观存在。官方提的是稳步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这是对现实的一种描述,全球都看到了人民币的坚挺和中国经济的成长,很多人希望持有人民币,希望用人民币来结算。同时,人民币投资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谁持有了人民币,也希望有渠道能让它保值和增值,这是客观的经济需求。因此,官方说推动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其实就是监管当局顺应实体经济需求而采取的动作。

    利率、汇率市场化需要量变积累。有人说要把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推进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最后一步才是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上是这样的先后逻辑,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利率市场化推动汇率的灵活性,汇率灵活后,结算和投资需求就出来了,监管就应当一步一步顺应这个需求,最后可能就是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现。我们现在已能够在银行间市场投资债券,外商可用人民币投资,境外合资投资者可以拿人民币到境内做证券投资,这已经是量的积累,最后才是质的实现。改革有一个逻辑顺序,但是这个顺序在实践当中是一个交叉形成的过程。现在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各方面市场化条件都已经具备的时机,全球单向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人民币贬值预期都出现的时候,恰恰是市场化推进最好时机。

    第三要发挥深港联合的优势。我不喜欢讨论哪个城市能成为金融中心,金融中心不是封的,是你的服务好了,大家都到你这儿来做买卖。我望港深能珍惜“南北城”的优势,香港在国际金融的制度上有优势,深圳如果是提供中后台服务,并为高端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深圳一定有很大的潜力。香港太小,香港已经憋得没地方长了,那么深港两地联合在一起的话,其实就可以为国际金融中心打好基础。

分享:

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