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3日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据省商务厅统计,到2011年12月中旬,我省外贸出口突破200亿美元。
2011年,这一跃如此惊人!剖析其中的原因,两组海关统计数字十分关键:
——2011年1至11月,我省实现的189.88亿美元出口中,生产型企业出口占据了55.6%左右的份额,其中,出口额超1亿美元的生产企业达16家。从增长速度看,生产性企业出口增速高达51.23%。
——2011年1至11月,我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6.7亿美元,增长66.6%,占出口总额的40.4%,成为我省第一大出口商品。其中光伏产业、半导体元器件产业、汽车产业、船舶产业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省出口的主导产业。
实践证明,没有生产性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力支撑,就不可能有外贸出口的惊人一跃。强攻工业,夯实了全省外贸出口的坚实基础。
推进新型工业化,“三年强攻”号角催人奋进
省委书记苏荣明确指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经济超常规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要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不动摇,以工业的超常规发展促进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代省长鹿心社多次强调,工业发展,事关江西经济崛起全局。
坚持新型工业化核心不动摇、矢志不渝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促进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记忆犹新——2010年春节假期,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业三年强攻座谈会,提出在前三年的基础上,展开新一轮工业三年强攻,主要指标年均增长2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000亿元、利税2000亿元;2011年春节假期,省政府召开工业和开放型经济进位赶超座谈会,部署工业三年强攻和开放型经济有关工作。
激昂的号角化作只争朝夕的真抓实干。“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7%,在中部六省中发展最快,位居全国前列;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4.9%,利税总额年均增长36%;效益综合指数达260%,年均提高24个百分点;工业占全国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2%提高到1.7%;工业化率提高到46.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5.2%。
不久前召开的全省工业流动现场会上,工业三年强攻的氛围更加浓厚。全省工业战线围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着力壮大工业经济总量规模,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可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万亿元,利税1800亿元”的目标。
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我省外贸出口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外贸出口率先实现中部崛起。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夯实外贸出口迅猛增长的基础
强攻工业,重大项目是关键、是核心。
多年来,我省始终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完成投资13190亿元,年均增幅达46%;累计建成投产工业项目13005个,是“十五”期间的1.97倍,是我省工业发展史上投资强度最大的五年。
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自觉的行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从2005年的59家增加到现在的103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与高校联合成立了6家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训基地。仅新余市就先后建立了新钢、赛维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光伏基础材料及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国家螺杆膨胀动力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吸引了37名博士、76名硕士从事科研工作。
招商引资不断为工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2010年,我省成功举办了12场产业合作推进会,签约项目400个,投资额达2893亿元。
赛维LDK的落户,迅速在新余形成了光伏产业的集聚效应,促使该市的出口井喷。2010年,仅赛维一家企业的出口额就超过10亿美元。
吉安市通过对日企友利电的保姆式服务,使友利电日本总部将该企业深圳公司整体搬至吉安,无绳电话机、液晶彩电等整机生产线相继落户,该企业在当地的出口额急剧上升到8000多万美元,成为吉安重振电子工业雄风的支柱企业。
截至目前,我省具有世界500强背景的企业达40家,国内500强投资企业达74家。一批批大项目的投产,一个个新产品的下线,为我省外贸出口的高歌猛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强企业、做大产业,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专家认为,我省外贸出口在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风云变幻、纷繁复杂的不利情况下能做到逆势增长,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在困境面前处变不惊,既占领家门口的市场,又开拓国际市场。
赣鄱大地优势企业星光闪耀,出口规模急剧扩张。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7976户,比2005年增加3573户;江铜、新钢、萍钢等10户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一大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为我省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在九江,绿晶光电的电子模板订单源源不断,去年全年出口仅为5000万美元,今年1至11月累计出口已达2.29亿美元,同比增长9.7倍;在上饶,晶科能源扩建了厂房,引进太阳能电池组件先进生产线,产能实现倍增,单月最高出口达1.15亿美元;在抚州,添光公司扩建钛白粉生产线,在今年出口突破1000万美元的基础上,2012年有望实现出口6000多万美元。
红土地上优势产业活力无限,出口额飙涨。2011年1至11月,南昌市以船舶、电子信息、汽车为代表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28.27亿美元,同比增长50.5%,占全市出口总值的54.8%;九江市以船舶、电子信息、光伏为代表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15.55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倍,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4.2%;上饶市以光伏、光学电子为代表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18.8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倍,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0.2%;吉安市印刷线路板、收音机及无线电讯设备等机电产品出口达7.83亿美元,同比增长56.3%,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5.9%;新余市钢铁、锂电池、光伏等三大重点产业出口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1%,占全市出口总值的85%……
我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不动摇,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短时间内促使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了一批重点规模企业,促使外贸出口在千帆竞渡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强攻工业促进工业崛起,工业崛起造就外贸出口的惊人一跃——这是4400万江西人民的科学发展实践,是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征程中振奋人心的鼓点。
本报记者黄继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