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方名荣 记者任继众 特约记者康育生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3日
每天早上7时,孙小兰先送小孩到农民工子弟学校——于都县天润小学上学,然后到不远处的港资企业——卓珀针织厂上班。孙小兰是地处偏远的山村——于都县岭背镇蓝龙村村民。以前,孙小兰的称呼是“农民工”“外来妹”,在广东东莞打工;现在,她的称呼是“城里人”,不仅在于都工业园成了“上班族”,还按政策一家三口住进了保障性住房,她高兴地说:“现在的生活,我感觉很满足,很幸福!”
这是于都县弘扬苏区精神,以发展创造幸福,以幸福引领发展,着力打造经济繁荣、城乡秀美、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的幸福于都带来的新气象、新活力。
“十二五”开局之年,作为苏区精神主要发源地之一的于都县,积极策应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建设,作出了“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于都”的战略部署,提出通过5年时间,全县GDP达到230亿元,力争突破280亿元;人均GDP达到2.5万元,力争突破3万元;使总体经济实力跻身全省20强,成为赣州经济强县,努力把于都建设成为赣州东部耀眼的卫星城市。于都县委书记蓝捷说:“建设幸福于都,核心是以人为本、为民发展;最终目的是让全县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安康、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推进项目建设,主攻新型工业,是建设幸福于都的重头戏。该县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把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产业项目、交通项目、能源项目、城建项目、民生项目、生态环保项目归类梳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钨、铅锌、石灰石等高端矿产业,引进机械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项目,推动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同时,该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培育金属新材料、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确保项目落实,培植工业航母龙头企业,该县一方面落实责任主体,实施倒计时安排和督察;一方面深化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国有投融资集团。今年1月至11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7.2亿元、工业增加值32.9亿元、财政总收入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5%、19.7%和21%。
以建设赣州卫星城市为契机,于都县按照“一圈一轴、三江六岸、六大板块”格局,以分片、组团、网格、板块为建设模式,重点抓好环城快速干线、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生态经济走廊、长征中学、四馆一中心、贡江南区日产5万吨水厂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目前,总投资4.2亿元的跃洲水电站二期工程第一仓混凝土开仓浇筑;总投资5亿元、规划装机容量为4.95万千瓦的屏山风电项目,进入为期一周年的加密测风;贡江新区、上欧工业小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等重点民生项目加速推进。
以发展创造幸福,以幸福引领发展。于都着力打破二元社会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百姓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今年,该县用于各类民生资金累计8.7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9%;投入资金1800万元,建起168套保障性住房,168户低收入困难家庭圆了住房梦;全县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79.68万人,参合率达97.62%;新农保参保人数42.94万人,参保率90.3%;发放养老金10254.7万元,惠及8.4万人;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575万元,补贴人数达12303人。(方名荣 记者任继众 特约记者康育生)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