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在线·浙商网 作者:程高赢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0日
浙江在线·浙商网12月17日消息(实习记者 程高赢) 秋尽冬来,又是一年年末。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国外,源源不断的美债、欧债危机,让人不寒而栗;国内,近两个月来温州中小企业遭遇的信用危机,河南等地的担保事件,一时间将整个担保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
担保业:被需求却很迷茫
“现在,我们在公众舆论眼里已经是高利贷的代名词。”丽水一家担保公司的一把手潘总在参加今天的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一届五次会议上向记者大吐苦水。
而像潘总这样卖力地给中小企业做信贷推荐和担保又身负高利贷之名的公司现场还真不少。
不可否认,浙江企业数千亿的资金缺口确实是大,而金融机构再三勒紧裤腰带,正门开得不大,那旁门就要开。民间借贷规模上来了,其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便离不开信用担保公司。
信用担保行业因为能促进融资交易而被小企业需要,但同时又依赖于银行而丧失了自主权。利润薄、风险高、依赖银行,与银行合作的准入门槛高让担保公司何去何从?
清静无为 注重社会责任
“为了让信用担保公司更好的发挥纽带作用,兼顾良好的企业形象,协会发布了《关于开展浙江省融资性担保行业社会责任工作的通知》,并于浙江日报联合评选出了浙江省第三届十佳融资性担保机构,希望业内人士能以他们为榜样,关注社会责任。”会长陈卫东的一句话宣告了担保行业为自己正名的决心。
寒冬未至,信用担保行业的春天先来。
在今天的大会上,中新力合担保服务公司等10家机构获得浙江省第三届十佳融资性担保机构称号。
中新力合担保服务公司执行总裁杨胜女士用淳朴的诗句吐出了这一行的长远心声:“清静无为以求,则自见其本。”当担保公司能真正理解小企业需求担保业是“顺然而然”的事情,是一种社会责任时,便能在各种客观的障碍中,领悟到无阻无碍、流畅通达的立业之道。”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