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石城县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探析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邱有平 特约记者赖於艳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1日

从“乡村红歌会”到“国庆嘉年华”,从“石城灯彩下乡”到“农民戏剧进城”,从“弹琴对弈”到“博览群书”……近日,记者走马石城城乡,只觉一股股浓厚的“文”风拂面,催开一朵朵生活的“幸福之花”。近年来,石城县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一道道文化盛宴。

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石城县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探析

石城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江西省社会文化先进县。近年来,该县把文化阵地建设列入县重点民生工程,采取上级财政扶持、地方财政配套、社会力量捐助相结合的措施,有效盘活各方资源,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完成了金圣广场、青年广场、市民公园等十多个大型文化休闲广场的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力度,通过“政府主导、农民主建”的运作模式,投入2000余万元,按照“一室一场一屋”的建设要求,先后新建或改造祠堂、戏台等200余座,建成了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70多个休闲广场,县文化艺术中心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一个剧团反映的文化轨迹

石城县朱家农民剧团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那时的剧团红红火火,让朱家村村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实。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务工潮的兴起,朱家剧团的许多年轻人纷纷“出海”务工,朱家剧团开始走向没落,并在2004年不得不解散。

剧团的解散,给朱家村村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大家要求重组朱家剧团的呼声日益高涨。2007年,在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朱家剧团团长温焰云购买了音响、投影仪等先进演出设备,添置了全新的演出服装,召集了一批文艺青年,重组了朱家农民剧团。如今,犹如“出水芙蓉”的朱家农民剧团已有演员20多名,每年为群众演戏近百场,受益群众5万余人次,剧团年收入10多万元。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追求日趋多样性,看戏、演戏、读书、娱乐等逐渐成为群众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石城县文化部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城乡文化活动规律,县里充分利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城灯彩的品牌效应,以农村“一场一室一屋”为阵地,按照“政府买单、群众演戏”的方式,引导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组建民间艺术剧团,形成了县、乡、村上下联动抓文化活动的喜人局面,促进了农村文化活动的经常化、规模化、规范化。

为提升民间文艺团体的演出水平,该县还成立了县客家灯彩艺术团,以“专业带业余、业余补专业”的形式,由县客家灯彩艺术团与农村文艺团体结对帮扶,带动农村文化队伍健康发展,推进“文化石城”的建设。据统计,该县类似于朱家农民剧团的民间艺术剧团有37个,这些剧团每年演出近千场,在给群众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一次联姻带来的“蝴蝶效应”

石城砚台集诗、书、画、雕刻、戏剧等多门艺术于一身,艺术价值、收藏价值非常高。然而,如此高雅的石城砚台,前几年却深藏“闺房”无人识。这两年,该县大力实施“主攻旅游”发展战略,将石城砚台等一系列特色文化产品搬上了旅游舞台,实现了旅游与文化的完美联姻。一根红线牵动千里客。石城砚台巧借旅游“翅膀”远销海内外,销量一下子增长了五成,石城旅游也因石城砚台而增色不少,吸引了更多游客慕名而来,形成了“蝴蝶效应”。

文化提升旅游内涵,旅游扩大文化品牌。作为素有客家发祥地、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中国灯彩之乡美誉的石城县,横江重纸、王润生毛笔、石城砚台等文化产品丰富多样,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近年来,该县以文化作为旅游的支撑,大手笔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项目覆盖”等办法,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对南庐屋、桂花屋、古城墙等古迹进行修缮,打造客家文化精品;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石城阻击战纪念园等红色园区,推出全新红色文化旅游。

同时,该县深挖景点内涵,延伸文化魅力,将民间风俗、民间故事、民间文艺等特色文化搬上旅游大舞台。在通天寨景区南庐屋里设置了石城灯彩表演厅,在客家桂花屋增设了客家民俗展示台,在各大景区设置了茶篮灯、石城砚台、横江重纸、王润生毛笔等文化旅游产品销售点,达到景观迷人、文化醉人的效果。

如今的石城特色文化产品,实现了从“自赏”到“众捧”的转身,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邱有平 特约记者赖於艳)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