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2009年信贷现天量增速 银行家担忧不良率猛抬头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黄竞仪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1日

  商报讯 “许多银行放款时认为很好的项目,由于宏观形势的变化,会成为不良贷款。”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在1月9日举办的“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论坛上这样表示。随着2009年信贷天量增长已成定局,包括唐双宁在内的众多银行家近来对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是否会“猛抬头”表示担忧。

  在唐双宁看来,银行信贷同宏观经济紧密相连,具有典型的“潮水效应”。 一年多时间的经济过热,带来的是十年不良贷款的艰难处置。对此,交通银行行长牛锡明也表示,“历史证明,中国商业银行成于信贷,也败于信贷,信贷决定着我们的生死存亡”。

  但是从已有数据来看,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尚未出现“危险”的影子。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045.1亿元,比年初减少558.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6%,比年初下降0.76个百分点。

  在已经公布的两份银行2009年年报快报中,浦发银行截至去年底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0.80%。 兴业银行虽然没有在快报中提及不良贷款率的变化情况,但根据海通证券  的研判,由于在2009年以来实行了良好的现金清收和针对关注类贷款的有效管理控制,使得该银行依然有望成为不良率最低的上市银行。

  但银行家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根据标普测试,2009年在其他环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平均贷款利率下降300个基点,同时企业盈利能力(息税及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下降50%,银行不良率将上升204个基点(即0.204个百分点)。

  交银国际分析师李珊珊则认为,通常情况下银行资产不良率反弹相对信贷投放高峰会有两年左右的滞后期,而2009年政府的刺激政策也会延迟风险的释放时点。

  安邦咨询分析师李明旭认为,“不良贷款率上升”是小概率事件,相比之下应当关注不良贷款余额的增加。因为过去一年大量的信贷投放,实际上起到增大分母的作用,对不良贷款余额有稀释的作用,无法体现在不良贷款率这一数据上。

  国信证券的邱志承认为,影响银行资产质量的因素,除了宏观经济景气度、企业的普遍盈利水平、流动性转为适度水平及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等指标,还必须考虑到“逆周期”监管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调结构’会对目前一些行业的过剩产能进行控制,必然会带来一部分企业的停产和关闭,这也将明显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

分享: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