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文化网-新文化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4日
俗话说“家里一本账,穷家也好当”。据一项不完全调查统计,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根本记不起三天前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因此,只有家庭账本,才能帮助人们忆起“钱花哪去了”的难题,立马恍然大悟原来钱没攒下,也许不能光怨赚得少,还因为跑冒滴漏太多了。
面对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今年不少家庭纷纷重拾“记账”这个传统“武器”,从“账客”那儿,我们或许能学到些什么。
账本类型1
流水账
“账客”档案
姓名:王女士
年龄:30岁 账龄:4年
想省钱却不知从何处下手,这种苦恼您有没有?王女士的经验是想省钱先记账。王女士的记账方式是很多“账客”最常用的流水账方式。她从单身开 始记账,记账之后,不仅对自己的钱都花在哪儿了心中有数,而且由于月月总结,即使成家后生了宝宝,面临着房贷、育儿等方面的压力,她也再没当过“月光 族”。
记者翻看王女士这4年里的账本,发现一年比一年详细和具体。最近一年的账本里还常会在某个消费项后面标准“买贵了,××市场售价为××元,下次 记得去那买”,“控制!下次坚决不买!”等自我提示性语言,而在每月的月底,几乎都会对当月支出总额进行归拢,把支出项目分为还贷款、交通费、日常生活消 费。
“跑冒滴漏”项
打车变公交 一年省3696元
王女士定期将账本通过网上账客论坛晒账,在网上分享记账心得,之所以乐此不疲,她的感受是:这个过程把枯燥的记账,变成了一种网友间的交流,能达到督促自己省钱的目的,而且能发动更多网友帮助自己查找账本中的“跑冒滴漏”。
“比如有一次跟网友的交流过程中,就有人提出,平时打车换乘公交的话就能省不少钱,我当时还不信,后来翻看自己的账本细算了一下,发现在这方面 确实有账可算。”王女士说。王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每天上下班打车花16元,全月按22天工作日计算的话,一个月的交通费352元,一年交通费算下来 就达4224元。而如果自己每天乘公交上班的话,一天能省下14元交通费,全年就能省下3696元。”
“成功消费”项
一款包被 比打折价还省60元
通过拢自己的流水账,王女士惊喜地发现,商场商品打折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比如店庆、重大节假日,往往是家电、化妆品、品牌厨房用品的最佳购买时机,她会特意将这些物品设定在全年“最高折扣期”来购买。
王女士最得意的一次消费发生在今年4月,当时她在逛商场时,发现一件去年送给朋友的珊瑚绒包被,折后价格为298元,她留了个心眼,回家找到去年的账本一查,发现当时的购买价格才238元。 “我就拿之前购买过的价格跟售货员讲价,还真讲下来了。”
来年计划项
克服冲动性购买
王女士觉得,这一年来,从怀孕到现在自己给宝宝买的东西占了家庭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物品都是光顾着看打折促销便宜了,但未必适合宝宝。“这样的冲动性购买,尤其是见便宜就囤货的心理明年一定要克服一下。”王女士说。
心得
坚持记账 约束“乱花钱”
1.多色笔记录分类账。尽管是流水账,但对不同类别的支出用不同颜色的笔去记录,便于总结归类。
2.记账贵在坚持。记一天的账容易,记一年的账就难了。结合月末、年末定期盘点,从中发现自己的钱什么地方不该花,什么地方不该多花。
利弊
利:方便,不用思考太多,随时记录。
弊:不便于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