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影子银行7万亿规模藏风险 利率市场化是关键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4日

    央行年内第二轮民间融资现状摸底调查的结果显示,民间借贷规模达到3.38万亿元

  影子银行7万亿规模藏风险 推动利率市场化是关键

  2008年的金融危机将影子银行推到了镁光灯下,不曾想短短三年时间,这一新事物距离我们也如此之近。

  银监会高层在今年工作会议上多次指出,对银信合作等“影子银行”业务要果断予以规范,并将影子银行与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一起列为当前银行业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意味着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已迫在眉睫。

  《证券日报(微博)》记者对影子银行中主要的几大类进行了粗略估算: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信托公司银信合作业务余额达到了1.67万亿元;央行统计三季度末委托贷款约1万亿元;非银行机构及民间借贷约3.38万亿元,这是央行年内第二轮民间融资现状摸底调查的结果;另外由于中国影子银行与美国影子银行体系不太一样,各种私募基金、对冲基金等并不发达,这一部分仅占到约1万多亿元。综合这几项,中国影子银行规模逾7万亿元左右。

  与美国过度发展资产证券化形成影子银行不同,中国的影子银行多是因为利率的行政管制,为了绕开的监管和宏观调控政策,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从事逐利与投机。影子银行的不断壮大,会影响到银行体系的稳定,有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另外也会削弱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

  填补监管空白,加强影子银行的风险防范固然重要,但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更重要的是让影子银行从阴影中走到阳光下,推动利率市场化是让影子银行规范有序运行的关键。

  影子银行

  监管漏洞导致风险高悬

  影子银行是一个新概念,最早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被提出,又称“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Shadow Banking system),指那些有着部分银行功能却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行为。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影子银行及其工具和产品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主要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结构性投资载体、债券保险公司、货币市场基金以及担保债务凭证、信用违约互换、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和再回购协议等。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