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房市经纬 >> 正文内容

南昌楼市成交量3周连降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4日

    11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整体向下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市场成交量出现大幅萎缩的同时,房价也在下跌。而房价下跌的趋势越发明显,更加增加了购房者对未来房价的预期,从而反作用的成交量。

  一方面市场需求萎缩、另一方面市场供求却源源不断入市,日趋膨胀。在此情形下,南昌楼市与天气一样迅速入冬。南昌房地产信息网数据显示,上周南昌楼市成交量为363套,其中住宅成交量为151套,连降三周。而库存在上周达到了3.1万套,约320万平方米,为2011年库存量新高。

  对于开发商来说,银行信贷紧缩使得开发贷款通道缩窄,同时,成交量的萎缩,销售回款难度增加,在2011年年底,开发商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而当房价下跌都不能换的成交量的增加的情形下,开发商将开始进入重新洗牌的通道。

  上周新建住宅共成交151套

  据南昌房地产信息网数据显示,上周(12月5日~12月11日),南昌市新建普通住宅共成交151套,日均成交约21套,环比下跌31%;新建商品房住宅成交总面积约为1.9万平方米,环比下跌26%。上周南昌市区非住宅产品周成交总套数为212套,环比下跌62%,成交总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环比下跌37%。从数据上看,新建住宅周成交量再次下滑,非住宅产品周成交量经过连续几周的高成交态势后,也出现了快速的下滑。

  上周(12月5日~11日)共有10多个项目开盘,包括绿地海域香庭与城泰湖韵天城两个首次入市的纯新盘,以及保利东湾国际、保利半山国际、联泰香域滨江、九颂山河、万科金域蓝湾、国贸天琴湾等几个主要老项目开售。不过,近期价格刺激的项目增多,但仍难以扭转成交量继续下滑的趋势。继12月首周住宅成交量环比紧缩一成后,上周成交量再降三成。至此,南昌市住宅成交量已连续下滑三周。非住宅产品成交量更是一路下滑,随着万达广场、时间广场、联发广场、绿地中央广场等综合体的商业地产房源推出缩量,加上限贷令持续紧缩,商业地产成交量出现出现大幅度下滑,这也影响了近两周南昌楼市非住宅产品的成交,非住宅产品的成交量从前几周的818套,下跌到上周的212套,轰动市场。无论是普通住宅,还是非住宅,成交量都开始走向深度低迷。

  浪琴湾总经理助理梅记安分析,虽然2011年下半年住宅交易呈现下行态势,但供应层面却加速放量,7至10月的开盘项目量依次为15个、22个、30个和31个,住宅市场从供不应求调整为供需持平,之后逆转为供过于求。一方面市场供过于求,一方面购房者对房价下跌预期加大,成交量还在萎缩,楼市整体房价下行压力大。

  楼盘签约率不足 楼市库存量增大

  在供应增加的同时,房子销售情况愈发严峻。南昌房地产信息网数据统计,截至11月底,年内南昌新建住宅期房供应项目72个,其中房子卖出30%以下的项目共40个,占到55%。供给膨胀、需求萎缩的矛盾直接导致楼市库存的增大。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南昌商品房住宅库存为14062套,非住宅库存为17176套,合计住宅库存达到了31238套。为2011年库存量新高。

  与上一轮调控相比,今年的市场形势更为严峻。库存量增加在加速,据记者了解,南昌楼市库存量从2.9万套增长到3万套,用了4个月时间,而从3万套跃升至3.1万套,却仅用了两个月时间。按照11月份成交量3638套计算,消耗目前库存即使在不新增供应的情况下也需要9个月。而在朝阳新城,一批新房源却将陆续上市。

  据悉,在新增积压的住宅库存中,高新区、青山湖、红谷滩、湾里4个区县的住宅库存积压增加就接近万套,占到了全市新增库存积压的70%,几个区库存量占整个全市库存总量的七成,说明这些区域推盘量的增加,是整个南昌楼市成交的重点区域,这些区域将持续主导南昌楼市的成交量,将是整个南昌楼市的“晴雨表”。

  销售回款难度增加 开发商陷入资金困境

  在中央表态趋紧调控持续情形下,银行信贷继续趋紧,开发商开发贷通道逐渐变窄,开发商更多地期望销售回款环节资金压力。但超过五成楼盘的签约率过低使得市场存可能继续下调。在限购下新增需求有限而库存积压逐渐严重的情况下,高积压项目逐渐开始促销求量。但购房者对房价下降预期增大,房价不能一降到底,将无法吸引购房者入市,这样销售回款难度增加,开发商或将陷入资金困境。

  万科透露了2012年万科的发展策略是“过冬”。万科认为,此次房地产调控是2008年调控的延续,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促使国内放松了楼市调控,而这一次地产行业不会再有这样的好运了。万科、保利、金地、恒大和绿地等品牌开发商都开始启动企业“过冬”模式,通过大幅度降价缓解资金压力,而这对部分中小开发商将形成巨大很大压力,随着市场调控的不断深入,一场开发商洗牌运动或将不可避免。

  文/记者廖林立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责任编辑:廖林立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