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吴婷婷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3日
目前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银行业的利润总额中占据了1/5;工行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
10年前在外媒眼中已 “技术性破产”的中国银行业,如今不仅起死回生,而且从市值来看,已有4家银行跻身全球行业前十;8年前资本充足率为负数的中国银行业,今天的资本水平甚至已经超过金融危机后的欧美同行。
目前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银行业的利润总额中占据了1/5的地位,并且在国际监管规则的制定中话语权不断提高;工行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中行因国际影响力显著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中国入世10年,也是中国银行业脱胎换骨的10年。
10年蝶变
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余额从2002年末的近3万亿元降至2011年6月末的7000多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1.68%;拨备覆盖率从2002年末的不到7%显著提高到2011年6月末的165%;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由2003年末的负数提高至目前的12%以上。
这是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昨日在“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上给出的一组数据。他表示,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稳妥地化解长期累积的历史包袱,并有效防范了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
另一方面,入世10年来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工农中建四大行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为51%,比入世前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从入世前的11%提高到23%。
“这些数字的变化,说明商业银行近几年已经开始摆脱依赖利差赚取利润的模式,尽管目前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仍较高,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还不少,但这个趋势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中国银行业近几年加快创新的步伐,对自身经营转型和盈利持续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某国有大行高层近日表示。
在蔡鄂生看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银行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他表示,在这一快速扩张时期,能否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监管体系,对银行业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银监会于2003年正式成立,并在随后推进中国银行业深化改革、破解难题、直面挑战,这些年来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体系逐渐成型,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银监会成立至今,曾先后发布实施了600多件监管规则、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主要风险的审慎监管规则体系,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他表示。
对于入世后中国银行业的变化,蔡鄂生认为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的机制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四大国有银行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造,中小银行也完成了历史风险化解、控制工作,开始向差异化竞争的格局转变。同时银行的经营战略、理念和激励机制等也逐步科学合理。同时,在严格监管的保障下,我国银行业较好地应对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
“入世后银行业发展模式也开始发生可喜的变化,近年来在科学监管的引领下,银行业主要依靠利差的盈利模式已悄然转变,发展成为能够开办理财、投行、托管、代理、财务顾问等各种金融业务,尤其是较早实现多元化转型的几家大银行,其业务范围已扩展到了基金、保险等领域,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增强。”他表示。
与狼共舞
当中国加入WTO之时,业界一片狼来了的呼声,担心外资会威胁到制造业等传统民族工业,而对于制度、商业模式、公司治理都不健全的银行业来说,开放更无疑是送羊入狼口。
然而 10年过去了,中国银行业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是在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愈加强壮。统计显示,10年间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从17万亿元猛增至107万亿元,盈利水平从2002年的仅600亿元跃至2011年的超8000亿元。
除了本土业绩大幅增长外,中资银行“走出去”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根据相关统计,截至2011年6月末,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共设有97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收购了16家境外机构,支持一大批民族企业走向国际舞台。
根据央行披露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外资商业银行在华资产达到1.7万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长3倍,年增长速度高于中资银行。某大型国有银行高管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在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学到很多东西,增强了自己的能力。可以说,中国银行业的进步,也是通过入世后这几年“与狼共舞”取得的。
花旗(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兆伦近日表示,中国加入世贸,对花旗的本地业务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他表示,不仅是花旗,对很多跨国企业来说,在华业务的长足发展都是中国加入世贸以后取得的,花旗的本地业务也是在2007年转为本地法人机构后开始加速发展的。
“2001年加入世贸后,有些评论说这对中资银行会有很大冲击,但现在回头看,这些顾虑并没有发生。根据一些独立研究中心的数据,现在中国的银行市场在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其中中资银行占据很高的份额。从这些年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的业务竞争来看,很多竞争是良性的。我们发现,在过去10年中资银行发展的非常好,外资银行在华业务也有很好的发展,所以从整个宏观环境来看,是双赢的局面。”他表示。
“原来加入世贸的时候大家爱说‘狼来了’,但过了10年再回头看,美国、欧洲的‘狼’来了之后‘水土不服’,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反而大部分江山还在中国企业的手里。同时,通过适当开放市场,跨国企业已经把国外的一些经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带到中国来,这实际上对中国市场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对金融市场也是一样。”美银美林集团中国区总裁刘二飞上周六在2011(第十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表示。
他认为,为些跨国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机会,其实也是帮助中国金融市场更快、更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对于中国银行业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刘二飞认为未来的重点是中国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 “现在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的下限还没有放开,所以金融机构通过较高的利差获得很多收益,但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管部门不知道哪些银行做的好,哪些银行做的不好,而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也难以得到贷款。不过,我觉得即便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也不能一步到位,而是要适当掌握节奏。”刘二飞表示。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