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 作者:李海峰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2日
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商业银行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近年来,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共计6030家,其中,国有控股1427家,民营及外资控股4603家,分别占比23.7%和76.3%。全行业资产总额5923亿元,净资产4798亿元。在保余额总计11503亿元,较上年增长64.6%,为14.2万户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性担保。加强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是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难、担保难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商业银行借助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增信作用,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领域。
融资性担保机构的风险缓释作用
弥补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在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融资性担保机构正是化解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一种专业化的信用中介。一方面融资性担保机构以自身的资本作为基础信用及其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来为中小企业补足信用;另一方面,融资性担保机构通过双向匹配信息来缓解信息不对称。担保机构在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专门人才的发掘与培养、专门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通过专业化地搜集与处理信息来识别风险、控制风险,通过反担保措施来规避风险,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改善中小企业贷款配给机制。根据资金市场理论,在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使商业银行基于利润最大化动机对中小企业实行贷款配给,只有信用等级足够高的一部分中小企业才能够获得贷款,而其他信用不足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贷款配给获得资金。担保机构以自身的信用和担保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增信,可以使得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增加,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规模扩大。
强化担保效能的优先性。当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主要的授信方式还是以抵质押贷款为主,只对极少量的优质客户提供信用贷款支持。从担保方式上看,抵质押方式虽然有实实在在的资产作为担保,但毕竟是第二还款来源,一旦违约实际处置时间较长,而且有时也难以获得全面受偿。而从担保机构担保贷款的数据分析,截至2010年底,全国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代偿率0.7%,损失率0.04%,拨备率(担保准备金余额/担保余额)为3.1%。不难看出,担保机构担保代偿率低于同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1.14%),在代偿能力、代偿的及时性等方面均排在担保方式的前列。因此,商业银行选择与担保机构合作,对及时化解风险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现有融资性担保体系的缺陷
我国担保行业的政策法规体系需要逐步完善。美国的《中小企业法》和《中小企业投资法》,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法》,韩国的《信用保证基金法》以及加拿大的《中小企业融资法案》,都对本国担保机构的规范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3月,中国银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发布《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和运行机制。2011年2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合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总体来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管理办法还在逐步完善。此外,融资担保业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需要相关地方政府的扶持。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一是政府担保的份额过重,民间资本担保(包括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的比重不足。从国际经验看,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政府担保贷款数额不超过中小企业贷款总额的10%,政府担保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中并不起主导作用,而重在发挥引导作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过分依赖于政府,不利于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二是担保机构规模较小。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对担保机构功能认识不一,担保机构资金规模高度分散化。目前,商业银行通常要求合作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在1亿元以上。在西部某省,符合此条件的担保机构只有1家。三是担保机构业务定位不清晰,专业性担保机构较少,缺少对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拓展。
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缺少风险共担机制。担保机构和合作银行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分工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但在实际中,我国担保机构实力相对弱小,不具备与银行平等的谈判地位,大多数银行都将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转嫁给了担保机构,担保机构基本承担了100%的贷款风险。而按照国际通常做法,担保机构只承担70%~80%的风险责任,其余部分由合作银行承担。担保风险过度集中于担保机构,这一状况不仅造成担保机构责任与能力的不对等,也弱化了银行对企业的考察和评估,从而使得商业银行产生道德风险,降低贷款标准,放松审贷和贷后管理,进一步加大了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全文请阅读《中国金融》印刷版2011年第23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